六年级语文最新文章
  •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尝试 ———《学与问》教学设计08-2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2、利用罗森塔效应,期待每位学生将来都...

  • 长江之歌的电子课本08-21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电子教材】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电子教材】...

  • 《烟台的海》说课稿之一08-21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本课篇幅适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的文章。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已经能够借助字典解决难读的...

  •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之六08-21

    教材简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

  •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札记之一08-21

    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是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长篇小说《白鹿塬》获第四届矛盾文学...

  • 依托教材,生发思想08-21

    苏教版第十册中的《卢沟桥烽火》具体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之六08-2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四自然段,体...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二08-21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

  • 《冬夜读书示子聿》赏析08-21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

  •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08-21

    她带领学生走进一片生命的林子——看云(薛瑞萍)《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生命的林子。 师:男生读,女生读。 师:(...

  • 《麋鹿》说课稿之一08-21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

  • 安塞腰鼓简介08-21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

  • 再读新课标:感觉像春天08-21

    洋溢着时代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宗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已推行了几年。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之一08-21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看到“半截蜡烛”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会想:为什么会是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要想知道这些答案,你就读一读课文《半截...

  • 《青海高原一株柳》说课稿之一08-21

    一、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

  • 了解时代背景 感受爱国情怀08-21

    师: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这就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所以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 师:那么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

  • 品味纯正的语文──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麋鹿》一课08-21

    跳出语文教语文,拨正语文课的非语文化倾向,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不管人们对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怎样阐释与演绎,语文课要把根留住的信念,对于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来说,应该是永...

  • 《烟台的海》教学实录案例与反思08-21

    课文《烟台的海》,描写了烟台的海由于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景观。 第四节中,作者描绘了烟台的海夏日的浪漫。对于浪漫,我们觉得,六年级的小孩真是太难理解了。有阵阵海风吹来,觉...

  • 最美最靓的在最中间——我教《烟台的海》的体会08-21

    今天,我执教了《烟台的海》(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一文。在备课时,我发现,由于本文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前学生都作了大量的准备,熟读了全篇课文。因此,教者觉得本节课(第一课时...

  • 三亚落日的电子课本08-21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电子教材】...

  • 抓住空白,丰富学生的体验——《轮椅上的霍金》教学片段08-21

    师:(出示女记者的话: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命运究竟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请结合课文第3自然段默读思考。 (学生默读,交流得出:命运让霍...

  • 《詹天佑》结课设计一 二 三08-21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在钻研教材时,我发现采用以下几种结课方式,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品位生活,拓展思维方面;加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方面;立志建设祖...

  • 解读、涵咏与创作,三位一体学古诗——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08-21

    《古诗两首》即为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22课,分别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和朱熹的《观书有感》。执教这节课于11月12日上午第四节,作为一节观摩课,示范课,出现在市语文优...

  • 《长江之歌》练习设计之一08-21

    一、看拼音写词语。 rǔ zhī wǎn jiù dàng dí chén āi ( ) ( ) ( ) ( ) qì gài guàn gài chūn cháo qíng huái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搭配...

  • 《钱学森》教学设计之四08-21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

  • 关于京张铁路08-21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是中国所有的学生都熟知的。 不过多数人不知道,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其间,他参与了李鸿章计划修筑...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08-21

    《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芬来到小镇演出,夜...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牛郎织女》08-21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

  • 《詹天佑》预习解析08-21

    ● 重点生字 施:shī 实行:施工。施政。设施。施展。施教(ji刼)。施为(w唅)。施威。实施。措施(办法)。发号施令。用上,加工:施肥。施粉。给予:施礼。施诊。施恩。姓。 笔画数:9;部首...

  • “七·七”事变08-21

    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炮。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