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
一、教学目标: 1、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品味文中优美语句。 2、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听,传来淙淙流...
中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岭南第一名山--鼎湖山,位于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地处北纬23.10',东经112.34',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3月21日,河南漯河郾城县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会在郾城县人民剧院进行。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孙双金亲临会场,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展现了名师...
今天,我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上的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想了很多……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编入教材时略有改动。本课的编写意图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格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
教学这一课,孩子们的兴趣点不在于文本所描述的关于克隆的一些知识,而在于人类能否“克隆人”。对于“克隆人”我也没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在媒体上看到过一些报道,主要是在伦理道...
师:(板书课题:20 黄山奇松)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黄山奇松是什么样的? 生:写了哪几种黄山奇松? 生: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 (保留并出示:?写了哪几种松树-奇在什么地方?) 师:...
本篇课文紧紧扣住了“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这个主题。课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时,我主要抓住了一个问...
师:想到维也纳去看一看吗?来到维也纳街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自读,交流 生:来到维也纳街头,我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家的大理石石像。 生:王宫的草坪上的巨大的音乐符号装饰。 生:我...
这篇课文讲了海伦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之后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刻苦地学习知识,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文章就是通过海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两个具体的...
乐曲浅析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这首乐曲中,阿炳借无锡...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他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我了西汉时的一位著名史学家。他是一位饱学有识之士,...
“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伴随着委婉动人的二胡名...
师:请大家找找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信的内容? 生:7、8、9自然段。(屏示这三自然段文字) 师: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想弄懂它的办法,好不好? 生:我们可以多读几遍,...
教学内容: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版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电子教材】...
一、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
一、课前谈话。 听说我们开设了情智阅读课,我先来考一考你们的情智。 冬天来了,春天()。 春天来了,春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指名背诵《咏柳》。 齐背最后两句。 齐背最后一...
...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电子教材】...
一、揭示课题、创设爱的氛围 1.同学们,静静地看…… 板书:高尔基 △知道他吗?你对他知道多少呢?能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位文坛巨匠与儿...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知、体验、表达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的阅...
师:(图画,音乐)同学们,知道今天学习哪课吗? 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师:课文读了吗?读了几遍? 生:三遍,五遍,十遍…… 师:读了这么多遍的课文,有没有回头想过,什么叫“发愤”? 生:(举手,未及发言...
一、借助媒体——激情。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电子教材】...
新华网福州5月4日电(记者苏杰)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郑和石雕像日前在福建省长乐市闽江口旅游区落成,成为闽江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尊石雕像高14.05米,基座宽7米、高2.8米,寓意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