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100+0=...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重、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内容。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过三步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本单元出现的四步主要有小括号、中括号及括号内...
教学要求: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2、提高解题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
【教材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迁移...
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
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胡话,以及小数的读写和小数的计数单位。2、通过比较,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
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师:想滑哪个?生:第三个,因为刺激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师:还有不同吗?生:角有不同...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例3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连加计算中的综合运用。仍然是由主题图引出的,它是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程和的基...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会根据不同算式的特征,正确灵活、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明确目...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2、会表示循环小数。基本教学过程:一、 一、创设情境: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页及练习八5、6、8、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2、使学生...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2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能计算出三角形的一个角。3、能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
教学目标1.创设充分尝试练习、比较讨论等探究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律,能灵活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把该运算律迁移到减法中去,还能解决一些...
一、班级情况分析:从班级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步计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2、通过。悔,养...
教学要求掌握统计的步骤(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会认识统计表、会填充统计表。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准备投影片(仪)教学过程一、边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3)培养学生分析、推...
(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我们以两个小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所闻所见为素材,引起学生对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的学习。以此为素材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2、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并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出智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八册P46-49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
一、口算:(8%)4.5+5.5=43×100=320÷8=4.7+2.53=1-0.15=1800-500=27×20=26+64=720+190=5.2-0.7=10+0.5=3.98÷100=4×25...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2、技能目标: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能初步判断平年、闰...
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2、会用三角尺、方格纸等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3、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
[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