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
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
教材简析: 教材借助我和小树一起长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本节实践课是努力促使学...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的顶物体的方位。2、使学生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比较正确地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7页。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并掌握10的分与合。2. 经历探索10的分与合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计算乘加乘减式题教...
教学目标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3.在初...
[教材简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 中已经知道,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认识整十数和一百。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以后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认...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的例题,第54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是在本册加和减(一)中两位数减一位数(...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
分一分教学要求: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题,第22~2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认识6~9是先通过主题图数出6~9各个数,再通过算珠一一对应地抽象出6~9,让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2. 使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找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
有幸和大家一起成为第一轮新教材的实施者,通过第一册的教学,大家对新教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心里也有了底。第二册的教材已经开始使用,相信各位老师对教材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例4二、教学准备课件、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给学生准备人...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对1...
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的过程。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100以内连减运算的练习。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100以内连减运算,正确地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使学生正确地...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3、进一步掌握100以...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内容:教科...
课标内容“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
(一)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我们充实了原义务教材第三单元“认识图...
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在实际测...
教学要求: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熟练地...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