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2019-05-13 06:58:34 来源: 作者:杨美 中性
评论(11) 收藏(0)
在今日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整体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
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要加强信息披露,重视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此外,易会满表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
“坚持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杜绝病从口入,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平稳发展,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提高审核工作透明度和效率,增强上市公司标准的包容性和政策的可预期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同时统筹推进相关上市公司板块,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上市,继续保持IPO常态化,坚持竞争中性,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切实做到好中选优,支持优质企业回归A股。”易会满说。
易会满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等机关的密切合作,对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积极营造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法治环境,中介机构要归位尽责,对于执业过程当中未能勤勉尽责,甚至与上市公司的相关主体串通违规的行为实施一案双查,绝不姑息。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2019-05-13 06:58:34 来源: 作者:杨美 中性
评论(11) 收藏(0)
在今日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整体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
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要加强信息披露,重视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此外,易会满表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
“坚...上交所调整股票期权限开仓标准
2019-05-13 19:09:07 来源: 上交所网站
评论(530)
收藏(0)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扫一扫
关于调整股票期权限开仓标准的通知
各市场参与人:
为进一步完善股票期权风险管理,保护股票期权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股票期权试点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风控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对《风控办法》第四十七条有关股票期权限开仓标准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一、合约标的为股票的,单个合约品种相同到期月份的非虚值未平仓认购期权(含备兑开仓),所对应的合约标的总数达到或超过该股票流通总量的30%的,自次一交易日起暂停该合约品种相应到期月份认购期权的买入开仓和卖出开仓(备兑开仓除外)。该比例下降至28%以下的,自次一交易日起可以买入开仓和卖出开仓。
二、合约标的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单个合约品种相同到期月份的非虚值未平仓认购期权(含备兑开仓),所对应的合约标的总数达到或超过该交易所交易基金流通总量(以本所交易系统数据为准)的75%的,自次一交易日起暂停该合约品种相应到期月份认购期权的买入开仓和卖出开仓(备兑开仓除外)。该比例下降至70%以下的,自次一交易日起可以买入开仓和卖出开仓。
三、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二〇一九年五月十三日 上交所调整股票期权限开仓标准
2019-05-13 19:09:07 来源: 上交所网站
评论(530)
收藏(0)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扫一扫
关于调整股票期权限开仓标准的通知
各市场参与人:
为进一步完善股票期权风险管理,保护股票期权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股票期权试点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风控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对《风控办法》第四十七条有关股票期权限开仓标准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一、合约标的为股票的,单个合约品种相同到期月份的非虚值未平仓认购期权(含备兑开仓),所对应的合约标的总...易会满: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2019-05-13 06:58:34 来源: 作者:杨美 中性
评论(11) 收藏(0)
在今日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整体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
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要加强信息披露,重视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此外,易会满表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
“坚持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杜绝病从口入,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平稳发展,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提高审核工作透明度和效率,增强上市公司标准的包容性和政策的可预期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同时统筹推进相关上市公司板块,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上市,继续保持IPO常态化,坚持竞争中性,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切实做到好中选优,支持优质企业回归A股。”易会满说。
易会满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等机关的密切合作,对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积极营造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法治环境,中介机构要归位尽责,对于执业过程当中未能勤勉尽责,甚至与上市公司的相关主体串通违规的行为实施一案双查,绝不姑息。 易会满: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2019-05-13 06:58:34 来源: 作者:杨美 中性
评论(11) 收藏(0)
在今日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整体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
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要加强信息披露,重视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此外,易会满表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
“坚持从源头上...分拆上市制度有望“破冰” 股票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2019-05-13 20:26:55 来源:中性
评论(1) 收藏(0)
新华财经北京电5月13日(记者闫鹏)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对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综合改革“敲黑板划重点”,提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适度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减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
近年,监管层面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中释放出哪些信号?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上市公司的“头雁效应”?围绕业界普遍关心的重组并购、上市分拆以及股份回购等制度焦点,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和市场人士。
信号一:分拆上市制度有望迎来全面“破冰”
近年来,越来越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上市公司提出分拆上市需求。从香港地区、美国等经验看,分拆上市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资本运作方式,大多数境外成熟市场政策上未禁止分拆,不过目前我国A股市场还未出现过分拆案例。
借着科创板并的东风,A股分拆上市或迎来“破冰”。“科创板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将填补境内分拆制度的空白,为A股市场分拆上市的制度改革埋下了伏笔。”有市场人士指出,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细则。
记者日前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监管上现在非常关注分拆对母公司及其股东的影响、分拆后母子公司各自的独立上市地位等问题,相比之下,香港和美国市场分拆上市制度较为成熟,或为A股分拆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集中规定了分拆上市的审查标准,主要包括:一是母公司在市场三年内不得分拆,并在提出申请分拆前5个财年中任何3个年度净利润不低于5000元港币;二是新公司上市后,母公司须保留足够业务和相当资产;三是母子公司业务和管理独立;四是分拆建议须获得股东批准;五是母公司股东可优先获得拟上市子公司股份。
权威数据显示,香港市场的分拆案例较为常见,2011年至2019年3月总计完成44单分拆上市案例,分拆后母子公司市值涨幅平均为37%。此外,美国、欧洲市场也都允许分拆,实践中也都出现过分拆案例。
招商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辅导分拆子公司上市过程中,对于对分拆上市的合理性、可行性、合规性方面的核查,重点难点在于对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问题的认定,以及分拆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机构等方面独立性的判断。目前,大部分投行已着手追踪并储备相关项目,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新三板公司是重点关注对象。
信号二:上市公司“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分拆上市制度有望“破冰” 股票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2019-05-13 20:26:55 来源:中性
评论(1) 收藏(0)
新华财经北京电5月13日(记者闫鹏)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对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综合改革“敲黑板划重点”,提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适度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减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
近年,监管层面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中释放出哪些信号?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上市公司的“头雁效应”?围绕业界普遍关心的重组并购、上市分拆以及股份回购等制度焦点,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和市场人士。
信号一:分拆上市制度有望迎来全面“破冰”...信号二:上市公司“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A股市场中有97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票回购预案,较2018年同期438家的记录提升121%,更创造了最近五年发布股票回购上市公司数量的最高记录。
近期,A股市场受在外围环境影响出现剧烈调整,巨人网络(002558)、苏宁易购(002024)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方式寻求“自救”,使股价能够回归合理价值。此外,在上月股市回暖的背景下,伊利股份(600887)也斥资百亿元回购股份,彰显自身的长期投资价值,股票回购成为“潮流”。
有业内人士指出,推出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与日俱增,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层一直大力倡导上市公司实行回购,并不断完善回购配套制度,从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上市公司也更加看重企业内在价值,为了能够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股份回购也将成为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手段。
“回购赋予上市公司更多自主权,使公司在维护公司价值、保障股东权益、推行长效激励机制等方面有了更加便捷、更市场化的选择。”上述接近接管层人士认为,回购常态化是资本市场成熟度提高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权威数据显示,回购新规实施以后,沪深两市共有436家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500亿左右,如中国建筑、美的集团(000333)、招商蛇口(001979)等实际回购金额均超过20亿元,股份回购参与热度和力度显著增加。
信号三:并购重组将对科创企业“开绿灯”
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4153单,成交金融达2.56万亿,同比分别增长50.20%和36.39%,上市公司借助并购重组实施转型升级和业务整合的意愿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并购重组审核效率不断提升,2018年平均审核用时缩短到61天。并且证监会强化监管角色,现仅有约4%的重组申请需审批,将并购重组的更多“自主权”让渡给上市公司。
不过自2016年以来,有超过500家公司在监管压力之下,打起“退堂鼓”,最终放弃并购重组。监管层究竟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何导向?
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证监会将紧盯“高估值”“高商誉”和“高业绩”的“三高”并购,对“忽悠式”“跟风式”盲目跨界重组等行为实行严格监管,将持续强化以估值为核心的监管思路。
“并购重组可有效助推创新创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不断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指出,通过并购整合国有资产,配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在符合并购重组规则的下,探索支持上市公司市场化债转股,也是并购重组市场呈现的新特点。
比如作为国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代表,万华化学(600309)在2018年5月提出对控股股东万华化工实施吸收合并,以整合优势资源,避免潜在同业竞争,最终该申请即报即审,无条件获得证监会通过。 信号二:上市公司“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A股市场中有97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票回购预案,较2018年同期438家的记录提升121%,更创造了最近五年发布股票回购上市公司数量的最高记录。
近期,A股市场受在外围环境影响出现剧烈调整,巨人网络(002558)、苏宁易购(002024)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方式寻求“自救”,使股价能够回归合理价值。此外,在上月股市回暖的背景下,伊利股份(600887)也斥资百亿元回购股份,彰显自身的长期投资价值,股票回购成为“潮流”。
有业内人士指出,推出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与日俱增,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层一直大力倡导上市公司实行回购...分拆上市制度有望“破冰” 股票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2019-05-13 20:26:55 来源:中性
评论(1) 收藏(0)
新华财经北京电5月13日(记者闫鹏)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对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综合改革“敲黑板划重点”,提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适度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减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
近年,监管层面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中释放出哪些信号?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上市公司的“头雁效应”?围绕业界普遍关心的重组并购、上市分拆以及股份回购等制度焦点,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和市场人士。
信号一:分拆上市制度有望迎来全面“破冰”
近年来,越来越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上市公司提出分拆上市需求。从香港地区、美国等经验看,分拆上市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资本运作方式,大多数境外成熟市场政策上未禁止分拆,不过目前我国A股市场还未出现过分拆案例。
借着科创板并的东风,A股分拆上市或迎来“破冰”。“科创板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将填补境内分拆制度的空白,为A股市场分拆上市的制度改革埋下了伏笔。”有市场人士指出,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细则。
记者日前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监管上现在非常关注分拆对母公司及其股东的影响、分拆后母子公司各自的独立上市地位等问题,相比之下,香港和美国市场分拆上市制度较为成熟,或为A股分拆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集中规定了分拆上市的审查标准,主要包括:一是母公司在市场三年内不得分拆,并在提出申请分拆前5个财年中任何3个年度净利润不低于5000元港币;二是新公司上市后,母公司须保留足够业务和相当资产;三是母子公司业务和管理独立;四是分拆建议须获得股东批准;五是母公司股东可优先获得拟上市子公司股份。
权威数据显示,香港市场的分拆案例较为常见,2011年至2019年3月总计完成44单分拆上市案例,分拆后母子公司市值涨幅平均为37%。此外,美国、欧洲市场也都允许分拆,实践中也都出现过分拆案例。
招商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辅导分拆子公司上市过程中,对于对分拆上市的合理性、可行性、合规性方面的核查,重点难点在于对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问题的认定,以及分拆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机构等方面独立性的判断。目前,大部分投行已着手追踪并储备相关项目,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新三板公司是重点关注对象。 分拆上市制度有望“破冰” 股票回购潮渐成常态化
2019-05-13 20:26:55 来源:中性
评论(1) 收藏(0)
新华财经北京电5月13日(记者闫鹏)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对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综合改革“敲黑板划重点”,提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适度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减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
近年,监管层面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中释放出哪些信号?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上市公司的“头雁效应”?围绕业界普遍关心的重组并购、上市分拆以及股份回购等制度焦点,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和市场人士。
信号一:分拆上市制度有望迎来全面“破冰”...我将近十元买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