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对此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撰文指出,2019年一季度,经济开局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他认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3433亿元,超过2005年全年GDP总量。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经济展现更强韧性,GDP增速连续14个季度保持在6.4%—6.8%区间,延续了近年来平稳增长的态势。
不过,尽管中央政治局认为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是也没有给出非常乐观的估计。
会议认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尽管3月外需表现良好,实际上不确定性在增加。”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付敏杰告诉记者,“近期一些国际组织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表明外需增长仍存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虽然中国今年一季度经济表现良好,但下一步走势仍不明朗,今年已经确定的政策要尽快落实。”他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在近期的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在未来,仍然要努力实现经过一定调整以后“L”型转换的确认,争取在复杂局面下能够使经济结构优化。需激发市场活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尽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和去年四季度持平,部分指标表现良好,但是仍有很多指标待提振。比如汽车、住房消费增速并不是很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汽车类零售总额为9160亿元,同比下降3.4%。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298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降幅比1-2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但是仍是负增长。
沈坤荣认为,像汽车、住房等消费要持续增长,还是要有一些制度安排来解决,比如住房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
付敏杰表示,中国需要提高国家和城市治理水平,比如汽车不能采取限制存量的政策,限购会使得汽车行业受到发展,最好是限制汽车使用,但是不要限制购买。
此外,工业投资动力不足。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比1-2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6%,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4%,增速比1-2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这表明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需求不足。
本次政治局会议也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沈坤荣表示,经济要持续稳定平稳增长,这需要完善中长期的制度,进而使市场力量,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力量、技术改造的力量以及消费主导的力量,很好地发挥出来。
“下一步要继续减税降费,使得企业的预期更加稳固、成本更加降低、活力更加增强,这样制造业才有长期向好的可能。”他说。
会议还强调,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贾康表示,目前货币政策落在“松紧适度”上,财政政策特别强调了加力、增效,这样的措施已经使中国经济在消除不确定性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市场预期也明显改善,并减轻了经济下行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 .肖.明 .杨.彦.帆)
[ 对此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撰文指出,2019年一季度,经济开局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他认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3433亿元,超过2005年全年GDP总量。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经济展现更强韧性,GDP增速连续14个季度保持在6.4%—6.8%区间,延续了近年来平稳增长的态势。
不过,尽管中央政治局认为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是也没有给出非常乐观的估计。
会议认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新华社: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当前经济工作四大信号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19日召开会议,信号一:开局好于预期 仍需保持清醒。信号二: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信号三:聚焦关键问题 做好经济工作。信号四:打赢脱贫攻坚战 继续实行最严格考核评估。
中共中央政治局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听取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要求。
开局季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中央对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作出哪些重要安排?
信号一:开局好于预期 仍需保持清醒
“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会议对一季度经济运行作出积极判断。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强调,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4%,工业增加值、消费和投资增速比前两月有所加快,就业、物价保持平稳。尤为可贵的是,市场预期仍在改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诸多困难挑战,今年一季度的成绩来之不易。
“在落实‘六稳’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国家密集出台减税降费等系列改革举措,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承健说,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增强了发展信心,为全年走势打下了向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李承健指出,从外部来看,今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堪忧,外部输入性风险有增无减;从内部来看,消费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关注,市场预期向好势头需要巩固。“在熨平经济短期波动的基础上,要更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他说。
“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安排非常清醒、客观和理性,并没有因为好于预期的企稳,而忽视当前经济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而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
信号二: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
会议强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
“通过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保持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工作的重心仍然要放在高质量发展上,而不是把增速的回升作为目标。”王军说。
稳中求进,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突出主线,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守住底线,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把握好度,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李承健认为,在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不确定性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尤其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节奏,既要做好“六稳”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也要正确引导,防范市场出现过度宽松预期。
王军强调,宏观政策要服从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的提振结合在一起,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信号三:聚焦关键问题 做好经济工作
有得力“抓手”,才能助力目标实现。会议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为下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指明方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会议聚焦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稳住经济发展大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首。“发展高质量制造业对提升我国经济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稳住就业。”王军说。 新华社: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当前经济工作四大信号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19日召开会议,信号一:开局好于预期 仍需保持清醒。信号二: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信号三:聚焦关键问题 做好经济工作。信号四:打赢脱贫攻坚战 继续实行最严格考核评估。
中共中央政治局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听取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要求。
开局季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中央对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作出哪些重要安排?
信号一:开局好于预期 仍需保持清醒
“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会议对一季...牛弹琴:关键时刻 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时间:2019年04月20日 09:59:49 中财网
关键时刻,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一)
关键时刻,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最大的不寻常,是这次会议的用词,一种自信扑面而来。
比如,在谈到第一季度经济工作,新华社通稿是这样说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挑战确实是复杂严峻的,要知道,在前几次政治局会议中,对经济形势的定调,有这样四个字:稳中有变。
当时就分析,这种提法,如果没记错的话,以前也是非常罕见的。
但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一连串的并列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这都是喜讯啊。
尤其是这八个字:市场信心明显提升。
提升,而且是明显提升,这相当不容易。
要知道,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信心有了,很多事情就不用怕了。
还有这八个字: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这种定调一季度经济表现,应该也是罕见的。
尤其是“好于预期”,应该说,对于经济的挑战和困难,中央作了充分的风险预估,但从实际发展来看,比预期要好得好。
这也有一系列数据的支撑。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6.4%,高于预期的6.3%。
IMF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预测,下调美国和欧洲等地增长预期,全球体量较大的经济体中,唯独上调了中国的经济增速预期——2019年经济增速预期由6.2%上调至6.3%。
当然,自信的同时,中央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列出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请注意一些定量的词汇:不少困难和问题、总体趋紧、下行压力。
既不是很多,但绝对不可以忽视,必须未雨绸缪。
尤其是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的判断,可见中央的忧患意识。
为什么这么说?中央给出了两点理由: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
所以,新华社播发的通稿,接下来一句就是: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尤其是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应该是深意藏焉。
环境就是这个环境,问题就是这些问题,躲是躲不过去的,那就要勇于攻坚克难,还“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
没有定力不行,耐力不够也不行。这就考验执政功夫了。 牛弹琴:关键时刻 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时间:2019年04月20日 09:59:49 中财网
关键时刻,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一)
关键时刻,中央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最大的不寻常,是这次会议的用词,一种自信扑面而来。
比如,在谈到第一季度经济工作,新华社通稿是这样说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挑战确实是复杂严峻的,要知道,在前几次政治局会议中,对经济形势的定调,有这样四个字:稳中有变。
当时就分析,这种...(二)
最关键的,怎么办?
4月19日的会议,新华社的通稿,直接有两段解答怎么做。
从这两个段落10个句号看,一句一个方面,实际也可以归结为是10点,其中偏宏观方面4个点,偏具体领域6个点。
每一点都言简意赅,但仔细体会,信息量很大,或者说,含金量很大。
宏观方面,“四个要”,简单试解析如下:
第一,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总体思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还有一个两点,就是这16个字: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
稳中求进,最近听得比较多了。
突出主线、守住底线,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感觉也是罕见的,既有积极的进取努力,也有深沉的忧患意识。
这个“把握好度”,这对经济决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怎么来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答案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挑战的新进展。
改革是一场革命,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难也得改,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最终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第三,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这里有很多熟悉的词汇。
比如,“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要细化落实举措。
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此来稳需求,去杠杆。
还有,高质量发展,以此防范化解风险。
还有,三大攻坚战,要坚决打好。
其中,必须要看到,随着信贷的增加,外界结构性去杠杆有所疑虑,中央再提这个概念,也是对外界的一种回应。
一句话,我们的政策是有连续性,而且要持续到底。
第四,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两个“更”: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
然后则是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前缀是“积极的”,而且强调要“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的前缀是“稳健的”,而且强调要“松紧适度”。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进取态度。
另外“注重激发市场活力”,记得去年副总理和一行两会负责人曾密集集体发声,前所未有,随后一系列举措陆续出台,中国股市第一季度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这应该也是“市场信心明显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这个激发市场势头能够保持。 (二)
最关键的,怎么办?
4月19日的会议,新华社的通稿,直接有两段解答怎么做。
从这两个段落10个句号看,一句一个方面,实际也可以归结为是10点,其中偏宏观方面4个点,偏具体领域6个点。
每一点都言简意赅,但仔细体会,信息量很大,或者说,含金量很大。
宏观方面,“四个要”,简单试解析如下:
第一,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总体思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三)
在微观方面,新华社通稿一整段,六个句号,也可以时说是“六个要求”。会议要求,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近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要举一反三,有效防范,精准治理。
亮点还是很多的,就不一句一句细解释了,简单几个方面。
第一,做强坐大新兴产业。投资股票的朋友,可以好好琢磨琢磨了。
第二,再次提出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过去一年,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决策层频频发声,这种密度和力度,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说:中央对存在的问题非常清醒,更在动真格解决问题,也是真心呵护民营经济发展。
第三,资本市场。
提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体到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足见高层对科创板的高度重视,科创板也成为关键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股市是大事,中国经济蒸蒸日上,中国股市却长期让人摇头,这非常不应该。中央已经有了明确部署,接下来就看资本市场怎么落实了。
第四,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第五,人们很关心的房地产市场。
重提那句经典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然后强调: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这显然是有针对性。近期多地楼市出现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66个出现上涨。此外,3月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创纪录,房市泡沫被继续吹大风险不容低估。
房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所以,再次强调“房住不炒”,而且点明这是城市的主体责任。房市大起大落,市长有责任啊。
第六,近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要举一反三,有效防范,精准治理。
这应该不是随随便便说。确实,最近的安全生产问题,相当突出。这些看似是民生事件,但都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
中央高度重视,并提出了12字的明确要求:举一反三,有效防范,精准治理。
最近的悲剧,确实太多了一些。三令五申之下,如果还是一再发生,那就太不应该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无论是大自然还是市场气氛,都让人为之一振。
开局良好,好于预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确实要为决策层点赞。
但接下来,形势还是相当复杂严峻的,还千万大意不得啊。(牛弹琴) (三)
在微观方面,新华社通稿一整段,六个句号,也可以时说是“六个要求”。会议要求,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近期安全生...方星海:谁说今年股市好转跟外资没有关系呢?
时间:2019年04月20日 11:31:44 中财网
在上海高金建院十周年庆典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谁说今年股市好转跟外资没有关系呢?(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