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业绩扭亏 苏宁做对了什么去年第四季度,苏宁家乐福(原家乐福中国,以下简称家乐福)首次实现七年来单季度盈利。在加盟苏宁不足五个月的时间内,家乐福便迎来了业绩的转折点,市场普遍认为,这种积极变化与苏宁不无关系。“沉舟侧畔千帆过”不可否认,苏宁收购家乐福是有业绩压力的。家乐福近年来的表现并不出彩,2017年亏损了10.99亿元,2018年亏损了5.78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账面净资产呈现负值。在部分业界人士看来,家乐福是个“烫手的山芋”,后续是否能发挥收购的积极效应,还得看苏宁能否快速消化这一营收规模超300亿元的庞然大物,挖掘其最大的商业价值,而不形成业绩拖累。此番家乐福中国季度业绩扭亏,成功地打消了市场对于苏宁收购家乐福的疑虑。众多商业评论认为,家乐福从“神坛”坠落的根源在于转型迟滞,缺乏危机感。在网购的冲击下,大卖场的客源缩减了大半,不少企业纷纷推出生鲜堂食或者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而家乐福却没有为此多做努力,许多转型措施也只是表面功夫,缺乏一以贯之的决心和勇气。事实上,家乐福的衰退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外资商超都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之下,我国俨然走在了世界互联网科技最前端,技术深刻改造了零售行业,也带来了消费习惯的颠覆性改变,然而,外资商超巨头似乎还沉浸在当年“躺着赚钱”的商业思维窠臼中。沉舟侧畔千帆过,我国本土企业一直在积极求变,不少本土零售企业在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上已经追平甚至赶超了外资零售企业,苏宁就是其中的代表。苏宁是传统零售企业出身,线下起家,近些年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不断试错,经过多年的转型,终于迎来了收获。根据苏宁近期公布的业绩快报,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110亿元,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超百亿元。“快刀斩乱麻”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改造一家规模上百亿的传统企业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苏宁的执行力从收购谈判过程中就可略窥一二。
Copyright 2018- www.ahjiedai.com 融城股票网 版权所有 邮箱:terrylm@qq.com
免责声名:本站所发表的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和学习,内容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均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