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康得造假轮回:公募狂欢后一地鸡毛 如果虚构业务数据可以被解释为“美化业务”,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可以被原谅的财务“创新”? 11月19日,在证监会召开的ST康得(002450.SZ)财务造假听证会上,面对江苏证监局调查人员有关ST康得“假冒光学膜出口,相当于说自己出口的是高档面包,实际上是劣质面粉,还亏本送给别人”的指控,ST康得代理律师如是回应—— “这是美化了业务。它的影响是,影响了公司对于主营业务能力的表述,但是只要相关出售存在着有效的业务回款,那么,公司相关的利润,仍然应该记录到财务报表之中。” 不过,抛开“相关的利润”是否存在及其数额多寡等问题不论,上述似是而非的回应很容易让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在ST康得的价值体系中,利润来源(即其所谓的“主营业务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利润本身,因为来自“劣质面粉”的利润,与来自“高档面包”的利润,并无本质不同。 但这种诡辩正好回避或凸显了问题的实质部分—— 既然利润来源并不重要,那么,一家卖“劣质面粉”的“小毛驴”,为何非要“美化”成一家卖“高档面包”的“大白马”? 即便已经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即便已经到了退市的边缘,即便是在证监会召开的听证会上,即便是在证监会力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的背景下,ST康得不惜一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这样做的目的并不荒谬,而且十分理性,即只有让财务报表上的“有效”利润变得更多,“虚增利润”才会变得更少,
Copyright 2018- www.ahjiedai.com 融城股票网 版权所有 邮箱:terrylm@qq.com
免责声名:本站所发表的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和学习,内容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均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