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水稻的发现、论证、改良、试验到今天的大规模育苗。1986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的陈日胜与导师,在老家广东遂溪县发现一株1.6米高,看似芦苇却又结着穗子的植物,这就是最早的耐碱海水稻稻种,共采存522粒种子。1987年种植400株,选择优良单株51株。1988年种植51个株系,入选15个株系,选择株高、熟期一致的单株80株……如此选种到1991年,才定型品系为“海稻86”,在10个株系中收获种子3.8公斤。这批种子成了海水稻的“火种”。2011年,回乡设立合作社。2013年陈日胜来到廉江县营仔镇下洋村,租下盐碱地种海水稻。期间发生台风大水,压到海水稻,却发现仍能正常生长,高度也更高。2014年将海水稻试验田扩大到1000亩。期间有社会资本合作捐赠,使其能不断研发育种,将最初的亩产百斤,不断提高的三百多斤。多年来,陈日胜在海水稻发源地种植验证,重度盐碱地种下海水稻6年后,土壤得到改良,而中度盐碱地只需3年;种植海水稻无需使用化肥和农药。并在国内多种盐碱地测试实验。2013年,袁隆平委派多人与其接触,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其合作展开海水稻的大规模验证和国家层面的支持。粮食关乎国家安全,高于芯片、石油的地位。我国的盐碱地覆盖面广,荒废土地多。大概有3亿亩是符合海水稻种植生长,现在大规模的育苗正在进行,之后3年内,东北会有1500万亩种植。按照3亿亩盐碱地,平均每亩产500斤海稻,按最低每斤1元算,就是1500亿的价值。通过育
Copyright 2018- www.ahjiedai.com 融城股票网 版权所有 邮箱:terrylm@qq.com
免责声名:本站所发表的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和学习,内容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均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