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上网上兼职赚钱是真的吗.网络兼职是真的吗?揭秘骗子行骗伎俩!

发布时间:2021-07-05 10:41:17 已收录 阅读:8次

原标题:网络兼职是真的吗?揭秘骗子行骗伎俩!

为了赚取刷单哟偶您,没“摘”到“苹果”不说,还过起了整日被人讨债的日子。与之前被频频报道的老年人受骗事件不同,最近大学生遭遇骗局的新闻屡见不鲜。据此前中国公安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成的大学生防骗能力不及格。

找兼职被骗分期买手机

小蔡是长春某大学的大三学生。2015年11月25日,他在网上加入了一个名为“长春大学生兼职群”的QQ群,当时群里正有人发布招聘信息。“有个人说要招聘刷单员,我不明白啥意思,发布信息的人就让我到公司去面试。”小蔡第二天就赶到这家位于长春市前进大街附近的“公司”。

“公司就在居民楼里,后来我才知道,房子就租了一个月。”小蔡说,当时接待他的一名男子姓申,自称叫“申季阳”,“他说公司和很多分期平台都有合同,需要分期购买手机,现在任务完不成了,就需要找大学生替公司刷手机。”小蔡说,对方当时承诺:只需要利用学生资料进行分期购机,后续还款均由公司解决。

小蔡在对方的劝说下,先后以个人名义分期购买了6部苹果6手机。“除了手机外,还有两笔贷款,都是他后来逼着我贷的,如果不继续贷款,他就不替我还手机的分期款了……”小蔡统计,从他参加所谓的“兼职”以来,他一共欠下6万余元的“债务”。

“每刷一部手机,他就会给我200元,说是刷单奖金,其实当时我也担心他突然不见了,但他给我打了四万元的欠条,还按了手印,我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办理了分期。”小蔡说。

联系不上“还款人”报警

小蔡说,一开始他对“申季阳”并未产生怀疑。“刚开始每个月都按时给我打钱,让我还款,但三个月之后就不那么顺畅了,甚至我得反复打电话催要。”小蔡说,到了第四五个月的时候,他已经需要先垫付,然后再管“申季阳”要钱了。

“第六个月的时候,他就给了我一部分钱,第七个月的时候干脆联系不上人了。”小蔡说,虽然“申季阳”失联了,但信贷平台的催款单却并未耽误。无奈之下,在今年9月初,小蔡选择了报警。“一共6万多,他替我还了2万多,现在还有4万没还给我,我就是一个学生,也没有偿还能力啊。”

小蔡说,“申季阳”失联后,他每个月都会被信贷平台催款,“但是做分期时需要留家人和同学的电话,现在我的父母和同学都会接到催款电话。”小蔡说,当“申季阳”失联后,他才打听到,跟他类似经历的学生还有很多人,“我知道的就有十几人,后来报案的时候,民警说有上百人,矛头都指向这个姓申的。”

所谓帮刷单刷信誉而背上外债的例子并不少见,一个月前沈阳曾曝出沈阳各高校十多名大学生因兼职刷点被骗,涉案金额上万元。

仅3%的学生防骗能力满分

期中国公安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成的大学生防骗能力不及格。

中国公安大学与蚂蚁金服最新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其中,近三成大学生测试不及格,只有3%的学生获得满分。

这次调查涵盖了近千所大学的30万大学生,从入学年份来看,大一新生得分最低,最容易被骗。数据显示:2016级新生的平均分为66.6,2014-2015级的平均分69.1,2013级老生的平均分则为70.7。此外,理工类学校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其他院校,排名前10的学校里,有7所是理工类学校。

而在大学生间,最容易“蒙混过关”的当属木马链接和退款电话。

据问卷分析,在安全链接与木马链接的识别测试中,63%大学生无法识别木马网站的链接。多数木马链接会伪装成正规网站的链接(如银行网站、电商网站等),通过伪基站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并配以引诱性质的文字,诱导用户点击。一旦点击,则可能在后台自动下载木马,造成安全风险;85%的大学生接到火车票退票、航班取消之类的电话容易轻信;当接到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发放奖学金的电话,62%的同学的应对存在风险,其中3%的人可能被骗;48%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愿意为了借钱先交保证金;23%的大学生相信有无风险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容易被高利息诱骗;兼职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骗子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行骗。对于先交保证金再介绍好工作的机会,41%大学生可能会上钩。

针对大学生受骗的特点,安全专家提醒,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电话,遇到问题要多方核实、官方求证,牢记凡是“先交钱再办事”的大多是骗子。此外,财务密码和验证码千万不要告诉别人。理财专家则提醒,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年轻人要多学习投资理财基本常识,努力提升财商,才能不被忽悠。

大学生防诈骗测试题 你能答对几道?

【通讯诈骗篇】

1、 如果你接到系主任或辅导员的电话,让你明天去他办公室一趟,你的回答是?

A、好的,准时到B、骗子,直接挂断C、请问你是XX系的XX主任吗?(随口编一个虚假的系名和姓氏)

警方解析:大学校园里,老师和学生的联系不像高中时代那么紧密,有些甚至不常见面,但是对于许多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对老师的信任几乎是一种本能。犯罪嫌疑人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实施诈骗。有些学生也许心有怀疑,试图求证,可对师长本能的敬畏之心下又不敢贸然开口。在此,警方提供一个应对之道:随口编一个虚假的系名和姓氏,比如多问一句:你是外文系的刘主任吗?如果是犯罪嫌疑人多半会顺势满口答应下来,如果真的是系主任一定会说出正确的系名和姓氏。

最后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对于陌生人的来电,一定要先核实他的身份,不要无条件相信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

2、 如果收到期末考试成绩查询短信、银行卡扣费提醒短信、重磅八卦短信、手机运营商积分兑换、买卖游戏装备等各种名目的短信后附有一条网址链接,你会怎么做?

A、很感兴趣,顺势点开链接B、骗子!不点开,直接删除C、不直接点开附有的链接,但是会登录官网核实、查看

警方解析:常常会有受害人问,为什么我的卡在钱包里,卡上的钱却不翼而飞了呢?骗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而这些受害人在遭遇银行卡被隔空盗刷之前一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开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链接!

为了方便记忆,大部分人在不同的app上使用的都是同一套用户名和密码,

甚至有的人与个人金融相关的app上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也是同一套。正是因为这两个相同,才有了利用“扫库”与“撞库”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网络诈骗的可能。

所谓“扫库”就是选择一些安全级别比较低的网站,比如视频网站,通过黑客的方式批量得账号和密码。而“撞库”就是用获得的用户名和密码去批量碰撞可能绑定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APP,撞上的概率能达到10%——20%。

撞上之后,骗子就等于打开了你的“电子钱包”。而你点开的那条木马病毒链接就是骗子能够成功盗刷的最关键一步。这条链接其实隐含有木马病毒,它最大的用处是拦截银行卡取款时收到的验证码。一旦获得验证码,盗刷金额只取决于你卡上有多少钱。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尽量避免使用同一套用户名和密码,尤其是涉及个人金融的app,此外不要点开任何陌生号码发送来的不明链接,无论链接前的名目多么吸引眼球,都不要点击,好奇害死猫!好奇害死猫!好奇害死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实在好奇,不妨登录官网核实查看,不要直接点开短信中附有的链接。

3、 如果接到自称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发放助学金和租房补贴的电话,并且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你的姓名和院系,你会如何回答?

A、 好的,按照对方说的操作B、骗子,直接挂掉C、问对方发放助学金或者租房补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警方解析:对于一些政策性的补贴,许多大学生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这点,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在此警方提醒广大毕业生,应聘时都会在网上投递很多简历,所以诸如院校、籍贯、住房信息、专业等都是可以轻易获知的,所以知道这类信息并不一定代表是政府工作人员,不足为信。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妨多问一句:发放助学金或者租房补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如果真的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至少能够说出来一点,可是犯罪嫌疑人多半说不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己没有申请过,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是不会主动来电要求办理的。

4、 如果你在网上预定了一张火车票,随后接到一通自称是票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你交易出现问题,需要申请退款,并随后发送了一条含有退款链接的短信,你会怎么做?

A、 随手点开链接,按指令操作B、骗子,不理会C、登录铁路部门或航运部门官网求证或电话核实

警方解析:这是一种大学生经常遇到的通讯诈骗类型,并且是采用电话和短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诈骗,诈骗的手段和原理在前面的题目中已做了深入解析,对于这样的手段防范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登录官网或是电话求证,交易是否成功,是否需要退款便真相大白了。

【网络诈骗篇】

5、 如果想兼职赚点零花钱,你会选择网络刷单这一途径吗?

A、会B、不会

警方解析:网络刷单几乎可以说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一类网络诈骗。网络刷单不是诈骗就是变相传销。的确有做刷单的公司,但就个人来说,网络刷单是根本赚不到钱的,就是个骗局。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在所有涉及大学生的网络诈骗案件中,网络刷单骗局高居榜首,随便搜索一下“网络刷单骗局”,满屏都是血泪教训。

6、 你是否在一些不熟悉的网购平台或微商处参加过朋友圈积赞送奖品、拼团买水果、付运费免费送球拍等活动?

A、有B、没有

警方解析:很多积赞活动都打着免费的旗号,但兑现时仍有各种消费,不少往往是空头支票,兑现难度很大,还容易泄漏个人信息,买到假货;拼团买水果也是套路,一般拿到手的水果大都是不新鲜甚至快要腐坏的,但这样的水果往往也是退货门槛高;付运费免费送东西,那样东西多半没有运费贵。大学生因为可调配资金不多,且缺乏社会经验,所以一些不法商家会用低价诱惑,据统计80%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陷入过网购骗局,投诉维权难度大,最终只能花钱买教训。警方提醒,网购一定要选择正规网购平台,拥有比较完善的售后维权机制,最后,送一条七字诤言给广大学生:贪小便宜吃大亏。

7、 如果有同学跟你推荐某款不知名的面膜,让你加入一起在朋友圈售卖,并告诉你收入非常可观,你会怎么看?

A、 心动,可以赚点零花钱B、不相信,不加入C、先在网上搜索这个品牌的面膜,看看实际价格和销售前景如何

警方解析:很多学生想通过开网店积累点社会经验,赚点零花钱。但是一定要注意区分微商和变相传销的区别。微商传销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晒收入、晒豪车,永远都在鼓励你不断发展“代理”也就是“下线”。此外一定会变相收取“入门费”,也就是需要先“拿货”。陷入微商传销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难以自拔,可它实际上就是个无底洞,你的投入和回报永远不对等。如果真的想通过开网店赚钱,不妨先做一番市场调研,了解你所要售卖的产品销售前景究竟怎样。

8、 如果有人给你一笔钱请你用自己的身份证帮他办理一张银行卡,你是否会同意?

A、会B、不会

警方解析:现在有很多不法分子专门在学校门口拉学生办银行卡给一点点办理费。除了个人信息的泄漏,其实这也是通讯网络诈骗高发的一个重要环节:银行卡的非本人使用。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警察不能要求冻结资金,不是有卡号吗?事实上,骗子成功骗得钱款之后就会立刻将资金拆分到不同的银行卡,有的甚至要拆分三到四级,而这些卡的开户行往往来自全国各地,银行要求冻结资金必须到开户行操作,民警就算坐火箭也来不及啊。所以骗子需要大量的银行卡,在此,警方也呼吁广大学生,不要为了一点办理费而随意帮陌生人办理银行卡,成为通讯网络诈骗的“帮凶”。

文章来源于:

http://news.bjsyqw.com/2016/0415/71349.shtml

http://info.hhczy.com/article/20150326/25066.s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7-05 10:41:17,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上网上兼职赚钱是真的吗.网络兼职是真的吗?揭秘骗子行骗伎俩!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