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网上发广告怎样赚钱吗:紧急提醒!朋友圈发广告能挣钱?已有1万多人被骗了......

发布时间:2021-07-04 10:31:13 已收录 阅读:11次

原标题:紧急提醒!朋友圈发广告能挣钱?已有1万多人被骗了......

现如今,

微信已经是人们不可分割的一款社交软件,

不少商户也将微信作为自己的宣传阵地,

不少人的朋友圈内都充满了广告。

而就在近日,

不少人就加入了一个微信广告转发群,

交纳一定会费后,

便可帮助商家转发广告信息从而赚取工资。

然而工资发了没几天,

组织者却不见了踪影。

每天只要在朋友圈转发三条广告,

便能收到30元工资?

↑ 微信朋友圈截图

短短三个月,

全国便有1.1万余人(次)中了这个微信骗局,

诈骗团伙共骗取所谓“入职费”510余万元。

近日,湖北省阳新县检察院以诈骗罪

对李某等6人依法提起公诉。

李某是阳新人。

经查,2017年6月,

李某等6人为谋取非法经济利益,

成立一个以微信为载体的诈骗团伙。

该团伙以某有限公司的名义,注册了几个微信号,对外宣称只要交纳398元“入职费”,每天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三条广告,即可领取每天30元工资,若推荐其他人加入,可领取80元推荐奖等。这吸引了全国各地微信用户加入。 

诈骗套路

1.完成每天的任务后,都能顺利领取到30元的微信红包。微信群满员后,迅速解散群聊并拉黑入群网友,从而非法占有网友交纳的“入职费”。

2.“雇佣”部分网友成为禁言微信群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需额外交纳1200元“保证金”,但每天可以额外领取90元工资。

3.对部分网友宣称,只要再交纳320元“入职费”,在朋友圈发布五条广告,每日工资翻倍。

4.微信群解散之前,还会通知网友再交纳65元,否则按退群处理。

该团伙通过前期的操作,利用被害人推荐他人加入、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等方式逐渐扩大诈骗规模,于2017年8月底9月初达到作案顶峰。9月12日17时许,该团伙解散所有微信群,拉黑所有被害人。短短三个月,该团伙共计骗取510余万元。

警方提醒:微信里的这“八个坑”千万别踩!

骗局一

索要手机号和验证码

“在吗?我的手机刷机后,手机号码什么都没有了,你把你的手机号码发来,我存下。”今年年初,太原市民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微信,宋女士完全没有任何警惕性,就把号码发给对方。

随后对方传来:“我发到你手机的验证码收到了吗?我刷机后登录微信需要好友的验证,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我。”随后一个以151开头的手机号码发过来验证码,宋女士立即有所警觉,给朋友打电话后得知,朋友的微信果然被盗了。

警方提醒

这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就更要留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通过盗用的微信,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盗取你的微信。

骗局二

虚假购物送礼

此类骗局都打着免费领取礼物的旗号,大家只需支付一点儿“邮费”,就可以获得似乎价值高额的礼物。例如,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曾火爆一时的“香奈儿口红试用”骗局,不少爱美的女生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

警方提醒

实际上,这16元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骗局三

帮助寻人或求捐助

众多骗局中,利用人们的善良与同情心,无疑是最让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与街头上的假乞丐、假求助者不同,现如今利用微信朋友圈的此类骗子也不少。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朋友圈中有关“生病求献血”“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有不少,但在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中,往往标明的联系电话及用来募集的银行账号都是骗子提前设好的局。

警方提醒

朋友圈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官方核实之后再行动,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骗局四

盗取好友微信账户

今年6月,王先生微信上的一名“老朋友”突然发来信息。对方称有朋友出了车祸,急需借两万元,但他在外地赶不回,希望王先生能借钱应急。由于这笔钱数目较大,王先生留了个心眼,直接拨打了朋友的电话,没想到朋友一头雾水,他才发现对方是骗子。

事后,王先生的朋友发现,自己的微信登录不上,一直提示为密码错误,这才明白自己QQ号被盗,不法分子利用了QQ号登录微信来骗钱。盗号诈骗通过盗取好友微信账户,冒充好友向当事人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当遇到好友通过微信向你借钱、汇款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确认,并定期查杀电脑或手机木马病毒,及时更新防火墙,谨防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骗局五

交友诈骗

2016年年初,自称是高干子弟的黄某,用化名通过微信加好友认识了家境殷实的李女士。此后,黄某以谈朋友为由取得李女士的信任,并以家中长者重病急需住院费为由,骗走李女士现金3万元。

警方提醒

微信的“定位”“摇一摇”等功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途径,骗子可以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人搭讪,骗取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使用“微信”“漂流瓶”等新型交友工具时,交友一定要谨慎。在网络设置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遇陌生人搭讪时尽量不要搭理,如果对方提出借钱等要求时,需提高警惕。

骗局六

帮砍价活动

苏女士参与砍价活动,把微信里的好友都哀求了一遍,最后将原价6088元的手机砍到千元以下,想想这个价格也算是捡便宜了,申请“领取”后,对方需要先付款才会寄货。但是收到的却是一部长得像名牌的山寨手机,联系客服对方却振振有词,“我们的活动说的是‘高档手机’,又没说是该品牌手机,只是样子像而已。”说完就挂了电话,并将苏女士拉黑。

警方提醒

微信“砍价”“助力”只是网络微信营销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账号举办类似活动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真的是为了产品营销宣传,而有的则是为了骗粉丝关注、骗取个人信息等,更有甚者其实就是为了后续的诈骗。”

警方表示,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以防掉进微信骗局里。

骗局七

代购诈骗

今年2月,古先生通过微信认识了蒋某某,两人几次交谈后便成为好友。因为蒋某某在深圳,所以古先生想通过蒋某某在当地购买一个钱包。“因为聊得很好,所以当时从网上转了3000元给他,叫他帮我买钱包。”然而,就在钱转出去后,古先生却无法给蒋某某发消息。这时,古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对方拉入黑名单。

警方提醒

“代购”在国内风生水起,一刷朋友圈满屏都是代购、海淘等信息,冲着“货真价实”“限量发行”等噱头,代购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但随之而来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但不管是网上代购还是找人代购,大家都要多留个心眼。请人代购时,应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如订单截图、购买日期、订单号、收银单据及出售商家的联系方式、物流运输证明等,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方便维权。

骗局八

点赞诈骗

诈骗者靠“点赞”套取个人隐私信息,商家发布活动时不透露联系方式,仅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给商家,一旦所收集的信息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

警方提醒

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查证一下,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眼见为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警方郑重提醒,微信是一个聊天平台,陌生人通过您的朋友圈可以看到您的一切动态。一旦添加,你的照片、信息及全部动态有可能暴露在陌生人的眼中,这样难免会增加困扰。所以如果不是熟人或是没有交集的人,请不要乱加对方为好友。

如果误加了,马上选择删除是没有用的,陌生人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看到你朋友圈的动态。最好的办法是点击陌生人的头像直接加入“黑名单”,或者选择“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这样你的信息就相对安全隐私了。

小编提醒

千万不要有小贪小利思想,切勿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会砸到你身上。回顾整个案件,从推广、加好友、拉入微信群、交纳入职费、尝到小甜头、解散微信群到最终发现被骗,每一个环节都是套路,广大网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心理。如果发现有诈骗行为,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来源:检查日报、鹤壁新闻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7-04 10:31:13,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网上发广告怎样赚钱吗:紧急提醒!朋友圈发广告能挣钱?已有1万多人被骗了......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