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我看腾讯(之二):微信打败先行一步的米聊靠的是QQ导流吗?

发布时间:2021-06-29 11:45:34 已收录 阅读:7次

一楼百度。

防吞备份楼。

提供一个亲眼观察到的事例。n年前看到我妈妈的闺蜜兴致勃勃的用微信视频聊天,就注意到微信和qq的用户不一定重叠。因为她是从来不上网的,更不用说用qq。用微信的最重要原因是可以跟她外地的亲人视频通话。 视频通话作为4g通信最实用的重要应用。当时就在想谁能做得最好,谁就能开辟出一大片新市场。这就是每一次技术进步带来的契机。现在是5g、、、、

不看文章仅凭直觉就秒答什么qq导流是不可能的。凡是跟腾讯有关的不管好事坏事,不考察局限通通怪qq,这类回答都是偷懒的回答。不知道那种说法的提倡者怎么好意思出来说话,自己偷懒不考查局限,自己心里明白就可以了,怎么好意思昭告天下自己分析问题是不动脑子的

腾讯当年的QQ和手Q不在一个部门,手Q在无线,QQ在即通,后台都在即通。那时的手Q是一个门户类产品,很杂。

张小龙向马化腾提议开发类kik产品时,他手下的广州QQ邮箱团队当时正在开发QQ邮箱的移动版――“手中邮”App。

起初腾讯内部三个团队在开发类kik产品:除了广州QQ邮箱团队,另外两个是无线事业群的手Q团队、Q信(基于手Q通讯录)团队。此时腾讯的主要收入来自无线事业群,无线事业群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移动运营商。无线事业群的领导要看移动运营商的眼色行事,对类kik产品不大热心,开发力度受影响。相反,广州团队无此顾虑,夜以继日全力推进。他们把微信视作微型邮件,直接采用邮箱的HTTP协议,而不是即时通讯软件常用的UDP协议,很快在内部竞争中赢得先机。

不好意思,看不到文章了

一个同学是在腾讯做游戏的。曾经提过腾讯游戏部门的苦和累。而且感慨超级福利也只有超级成功的项目才可能获得。参与开发中的新项目就好像在赌博。赌中了大富大贵,没赌中吃苦受累还没什么钱。

腾讯用优势项目(QQ或微信)去引流推广必然是有很大成本的。如何从一大堆游戏中选择适当的进行推广是门学问。

在游戏领域里面,和微信对标的该是王者荣耀吧。对此熟悉情况的同学自可验证一番。

老师在这篇文章中的边际分析法运用的透彻啊!简直是给我们这些学生的经典范文

@自在江鸥

以下是腾讯前员工对我的提问:“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据您所知,当时QQ给微信导流具体是怎么做?从微信的更新日志来看,微信1.0已经可以用QQ登陆,微信2.0时可以接收QQ离线。《腾讯传》中说7月后无线部门才大举为微信导流,但上述这些涉及QQ的功能在5月已经有了。所谓大举导流,其实是指什么呢?”的回复——

授权登陆只是最基本的能力,您可以看到很多第三方应用也是可以用QQ身份来登陆的。所以登陆授权还不算是“导流”方式。

2.1引入手机通讯录匹配关系链,而没有选择引入QQ关系链匹配;这段时间是自生长期。接收离线消息是2.2出来的,发布时间是6月30日,当时是作为一种插件式的功能。严格来说,离线消息算是导流的一个先行步骤,如果把它视为导流的开始也是可以的,但我认为这还不能算“大举导流”,因为有离线消息前提是用户QQ离线,有这个硬需求的用户量级相对QQ用户的总体来说还是有限的,可以视为灰度测试。

直到2.5(8月)才引入的QQ关系链匹配,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QQ好友”,然后选择要不要添加到微信来,这个就是“大举导流”的意思。

微信所用的导流方式,就是关系链导流。推广方面,我印象中只有QQ邮箱有一些Banner推广。

1.很期待下篇文章。我作为业内产品经理,能简单的给出答案就是:张小龙拥有“用户至上”价值观,并严格奉行这种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严格奉行价值观使得微信因为自身的产品优秀而在第一阶段脱颖而出。

2.腾讯内部有赛马机制,通过赛马机制。例如微信和内部其他团队做的微信、王者荣耀和全民超神(moba类游戏)、刺激战场和全军突击(吃鸡类游戏)。以王者荣耀和全民超神为例,腾讯首先通过PC游戏市场看到英雄联盟的大热,了解用户有强劲的MOBA需求,但是从PC端的MOBA移植到移动端是个难点,因为PC端和移动端的交互方式不同,如果能在降低游戏门槛的情况下又能提升可玩性和用户体验,那就胜利了

3.资料的收集除了更新文档,建议看看百度指数。下图是米聊和微信在2011年的百度指数对比:https://index.baidu.com/v2/main/index.html#/trend/%E5%BE%AE%E4%BF%A1?words=%E5%BE%AE%E4%BF%A1,%E7%B1%B3%E8%81%8A

我11年下载了微信,米聊。米聊的上手成本要大于微信。米聊搞的花里胡梢

@_斧王_

我在后台看到你写了一段很长的评论,但页面看不到,可能是被系统屏蔽了。

张小龙在2019年的公开课里边有讲到微信2.0之前的历史,可以作为一个佐证,用QQ推广至少也是5个月之后 - 在微信2.0版本语音功能发布,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用户有很大的增长之后 - 才开始的。摘录一下相关信息:

-------------------------------------------

当kik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

文字版:tech.sina.com.cn/digi/2019-01-10/doc-ihqfskcn5721729.shtml

视频版: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0368709(从39:49开始)

过瘾过瘾过瘾,这篇文章对边际分析法的示范应用太过瘾了。把QQ导流,和张小龙作用分离,选的这个时间点,真是神来之笔。

如老师所言,这篇文章的最大价值是示范如何使用边际分析法。我既看到怎么想的,又看到怎么用的,叹服叹服,五体投地。

腾讯看到微信是一个自己可以吸引用户的家伙,而且还很好,所以才愿意投入。这个就涉及到后面的流量的分配方法。这个后面的方法,跟VC投资的逻辑,有共通之处。期待老师的这一系列。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6-29 11:45:34,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我看腾讯(之二):微信打败先行一步的米聊靠的是QQ导流吗?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