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三天内引流500的招生文案,从不出现一个字多余!

发布时间:2021-06-29 11:03:53 已收录 阅读:8次

微信发展至今,相信很多学校都在新媒体营销上下了功夫,特别是现在,广告投放门槛屡屡提高,线下获客成效也大不如前,新媒体软文成了每个学校招生绕不过的坎。

招生文案每天都在想,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学校的招生文案没人看?原因很简单,就是看文案有没有真正戳到客户的“痛点”,说到家长心里。

2020,校长们是时候在机构文案上花些心思研究了!

什么是痛点?痛点是来自欲望和现状的冲突,比如你的口语课程很好,我挺想要,但是我想不到需要购买的理由。

需要和想要产生冲突,所以有痛点。这时候就要寻找他们的“痛点”了,要跟他们说些什么才能改变他们的行动,选择去购买课程。

招生文案最大的作用是替用户说出他们的痛点,明确用户会信任的解决方案,为他们设计出最简单的行动路径。

以春季班招生文案为例,我们按照以下三个方向来思考:

1、补偿心理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童年因为经济条件原因,无法得到培训机会。为人父母后,这种“未完成情结”会推动他想通过孩子来补偿童年缺憾。加之工作忙,没时间跟孩子一起过暑假,所以就会想给孩子报个培训班。

“为什么要让孩子上XX兴趣班?为了人生不留空白!”这句文案就很明显利用了补偿心理。

2、优越心理

同等条件下“人无我有”,让用户产生一种“原来我也可以有机会超越别人”的心理。家里的孩子可以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参加才艺比赛,这给小朋友带来的自我满足不言而喻。

在网上被大家广为引用的“别人家的孩子”句式,就是这个道理。

3、两难心理

“爸爸和妈妈孩子更喜欢哪一个?”是个永恒而棘手的话题,这就是一种两难。我们总是想要追求鱼和熊掌都兼得,所以这也可以运用在招生文案上。

而家长经常会产生“不上兴趣班,孩子的天赋会不会被错过?”这样焦虑的点,也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的。

好的文案都需要经过修改而成,下笔就能写出“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样文案的情况是极少的。帮帮给大家分享两种验证是否有效的方法:切换角色和列问题清单。

切换角色就是把自己放在用户的角度反问:如果我是家长,看到这样的招生文案会想报名吗?

而问题清单则是:

文案短时间内能让人理解意思吗?有关联了用户的利益点吗?有体现了课程的优势、卖点了吗?有顺应投放场景吗?文案容易让人记住嘛?会产生负面影响吗?写出的文案会产生自嗨是大部分机构都会有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应该有效利用一些方法来防止文案自嗨的出现,让投放的文案达到更好的效果。

举报/反馈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6-29 11:03:53,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三天内引流500的招生文案,从不出现一个字多余!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