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农副业是指什么 农副业是什么意思和拼音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1-07-04 20:28:31 已收录 阅读:13次

摘要:

副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副 fù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相配,相称(c...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相配,相称(ch坣 ):名实相副。其实难副。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装”;b.指态度,如“一副笑脸”)。

剖开,裂开:“不坼不副”。

笔画数:11;

部首:刂;

笔顺编号:12512512122

(業)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业。农业。

职务,工作岗位:职业。就业。

学习的功课: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从事:业医。业商。

财产:产业。

既,已经:业已。业经。

佛教名词: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姓。

笔画数:5;

部首:一;

笔顺编号:22431

农副业就是依靠农业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

比如用农作物做饲料养鸡养兔等的养殖业;鸡下的蛋、兔肉、兔皮等;农业产品,深加工行业;地方特产等;

1.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农副业就是依靠农业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

比如用农作物做饲料养鸡养兔等的养殖业;鸡下的蛋、兔肉、兔皮等;农业产品,深加工行业;地方特产等;

(1) [just]——作语气词。就是在吃饭中也有不小的学问。用在句中或句末,对句子起减缓、冲淡的作用,或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常常跟“了”连用

我一定完成任务,你放心就是了

(2) [precisely]——单独用。表示同意

就是口有些麻,我也是这么想的

[sth.to fall back on;support;backing] 可以依靠的人或东西

寻找依靠

摘要:

语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语 (語) yǔ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

(語)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Punjabi

(語)

告诉:不以语人。

Punjabi

笔画数:9;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51251

huā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

用花装饰的:花圈(qu乶 )。花篮。花灯。花车。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

指“痘”: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

混杂的,不单纯的:花猫。花白头发。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花言巧语。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花拳。花架子。

模糊不清:头昏眼花。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花。

喻女子:姊妹花。

用掉:花钱。

名目繁复的:花名册(人员名册)。

犒赏的钱或物:花红。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花。鱼花。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花娘(妓女)。花魁。

〔花甲〕指六十岁,如“年逾花花。”

姓。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235

xiāng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舒服:睡得香。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姓。

笔画数:9;

部首:香;

笔顺编号:312342511

[birds sing and flowers give forth their fragrance-characterizing a fine spring day] 鸟儿叫,花儿飘香,形容春天的令人陶醉的景致。也说“花香鸟语”

鸟鸣叫,花飘香。多形容春天媚人的景象。 宋 吕本中 《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復恐病相寻。”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遯》:“相公,你看一路行来,山青水緑,鸟语花香,真箇好风景也。” 刘白羽 《日出》:“我到了 黄山 ,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

[birds sing and flowers give forth their fragrance-characterizing a fine spring day] 鸟儿叫,花儿飘香,形容春天的令人陶醉的景致。也说“花香鸟语”

[drifting fragrance] 被和缓的气流飘送且能被感觉到的香味

她经常使用的那种清雅、温和的香水的微弱飘香

[describe]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1) [spring]

(2) 冬天到夏天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是从三月的春分到六月的夏至

(3) 包含三、四、五月的季节

摘要:

帑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帑 tǎng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刵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恘g )帑(大量的钱财)。 帑 nú 古同“孥”,儿...

tǎng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刵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恘g )帑(大量的钱财)。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帑。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53154252

(1).国库。 宋 叶适 《终论一》:“陛下会计二年所罢之费为六千万緡,尽斥内帑封桩以补助之。”《红楼梦》第四回:“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2).泛指内库。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应制》:“今上大婚以后,留意文史篇什。遇元旦、端阳、冬至,必命词臣进对联及诗词之属,间出内帑所藏书画,令之题咏。”

(3).指国库里的钱财。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内帑皆三朝恭俭之积,陛下幸图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洮 告归后,復入都,卒於旅舍,朝廷特给内帑賻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朕久闻 神祖 幼时, 孝定太后 运出内帑不少。”

[treasury;national purse;exchequer] 国家的金库。旧指国家储存财物的总机关

[Your Majesty;His (Her) Majesty] 对君主的尊称

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不得永奉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窃为陛下惜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摘要:

胜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胜 (勝) shèng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胜利。得胜。胜券(指胜利的把握)。胜负。无往不胜。 超过,占优势:胜似。优胜。以少胜多。...

(勝)

shèng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胜利。得胜。胜券(指胜利的把握)。胜负。无往不胜。

超过,占优势:胜似。优胜。以少胜多。

优美的:胜地。胜景。胜境。胜迹。胜状(胜景)。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胜。彩胜。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卬g ):胜任。不胜其烦。

尽(旧读sh卬g ):不胜感激。

负败

笔画数:9;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31121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以剪彩为之。《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李善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皇太后入庙先为花胜,上为凤凰,以翡翠为毛羽。” 南朝 梁简文帝 《眼明囊赋》:“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众客就筵三盃之后,婿具公裳,花胜簇面,於中堂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向日我著你送花胜与 信陵夫人 ,这盒内就是兵符了。”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以剪彩为之。《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李善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皇太后入庙先为花胜,上为凤凰,以翡翠为毛羽。” 南朝 梁简文帝 《眼明囊赋》:“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众客就筵三盃之后,婿具公裳,花胜簇面,於中堂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向日我著你送花胜与 信陵夫人 ,这盒内就是兵符了。”

[in the past;formerly] 过去,年代已久远

古代神话

[woman] 成年女子的统称

(1).一个种类。 汉 班固 《 * 通·五行》:“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茅盾 《白杨礼赞》:“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2).一个部族。《后汉书·邓训传》:“掩击 迷唐 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復追逐奔北……斩首前后一千八百餘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餘头,一种殆尽。” 李贤 注:“一种,谓 迷唐 也。”

(3).一样;同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宋京师杯度》:“时 南州 有 陈 家,颇有衣食, 度 往其家,甚见料理。闻都下復有一 杯度 , 陈 父子五人咸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 杯度 ,形相一种。”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閒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小 春香 ,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

[ouch;jewelry] 原指男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后专指妇女的头饰、耳环以及项链、戒指、手镯等

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首饰匠 赫留金。——《变色龙》

摘要:

视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视 (視) shì 看: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亲临某事:视事。视察。 看待: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看望:探视。省(x...

摘要:

口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口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地方:口子。

笔画数:3;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

男性佣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文帝 即王位,诛 丁仪 、 丁廙 ,并其男口。”

(1) [the male sex]∶人类两性之一,以骨骼粗大、音调浑厚和具胡须、喉结、 * 及能产生精子的 * 为特征

(2) [man]∶男人;男子

受雇用的人;仆役。《后汉书·申屠蟠传》:“因树为屋,自同佣人。” 萧红 《牛车上》:“外祖父家的女佣人,是到城里去看他的儿子的。”

书名。纪传体三国史。西晋陈寿著。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无表志。三志原独立,北宋时合为一书。该书文笔简练优美。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广征博引,史料甚丰。

摘要:

徵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徵 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徵 zhēng 见“征”③徵⑦。 笔画数:15; 部首:彳; 笔顺编号:332252111213134...

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zhēng

见“征”③徵⑦。

笔画数:15;

部首:彳;

笔顺编号:332252111213134

即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仪礼·士昏礼》:“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 郑玄 注:“徵,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 贾公彦 疏:“纳此,则昏礼成,故云徵也。”《晋书·礼志下》:“ 江 左以来,太子婚,纳徵用玉璧一,兽皮二,未详何所準况。”《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参见“ 纳币 ”。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春秋·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 齐 纳币。” 宋 苏轼 《书刘庭式事》:“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细询始末,乃知女十岁失母,鞠于外氏五六年,纳币后始归。”

[crown prince] 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

太子月恐惧。——《战国策·燕策》

有以报太子。

荆轲知太子不忍。

请立太子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摘要:

仆是什么意思的解释仆 pū 向前跌倒:仆倒。前仆后继。 奴主 仆 (僕) pú 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仆人。仆从。 旧谦称“我”。 奴主 笔画数:4; 部...

向前跌倒:仆倒。前仆后继。

奴主

(僕)

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仆人。仆从。

旧谦称“我”。

奴主

笔画数:4;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24

(1) [servant]∶旧指在主人家做杂役的人

(2) [minion]∶指甘心受人驱使的人

(1).犹奴隶。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而子及主俱为奴僕,来归於 吴 ,岂不鄙乎!”《汉书·公孙弘等传赞》:“ 卫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三国志·魏志·杨俊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僕者凡六家, 俊 皆倾财赎之。”

(2).旧时在主人家从事贱役者的通称。 唐 杜甫 《赠毕四曜》诗:“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飢寒奴僕贱,颜状老翁为。” 清 孙枝蔚 《哀纤夫》诗:“牵船復牵马,受笞手中鞭。不如为奴僕,犹得主人怜。”

摘要:

薰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薰 xūn 同“熏”。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薰莸不同器(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个器物里,喻好和坏不能共存。亦称“薰莸异器”)。 笔画数:...

xūn

同“熏”。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薰莸不同器(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个器物里,喻好和坏不能共存。亦称“薰莸异器”)。

笔画数:1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1254312114444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souther;south wind] 从南边吹来的风

[Tokyo] 日本首都。在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北岸,人口1192.7万(1989)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1) [tradition has it that…]∶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hand down;pass on]∶递相传授

摘要:

昌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昌 chāng 兴盛:昌盛(sh坣g )。昌乐(l?)(兴盛康乐)。昌明(兴盛发达)。昌隆。 善,正当:昌言(美言,正当的话)。昌言无忌(直言无隐)。 古...

摘要:

手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手 shǒu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拿着:人手一册。 亲自动手:手稿...

shǒu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拿着:人手一册。

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小巧易拿的: * 。手册。

脚足

笔画数:4;

部首:手;

笔顺编号:3112

(躡)

niè

踩,踏:“张良、陈平蹑汉王足”。蹑足。

追踪,跟随,轻步行走的样子:追蹑。蹑踪。蹑手蹑脚。

笔画数:17;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1221115454

jiǎo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最下部:脚注。山脚。墙脚。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脚料。

〔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h俷g )。脚钱。拉脚。

feetfootsiepettitoestrilby足手头

笔画数:11;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1215452

[stalk;tiptoe;as quiet as a mouse;tread lightly (softly);walk on tiptoe] 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也作“捏手捏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红楼梦》第五四回:“於是大家躡手躡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只见 袭人 和一个人对歪在地炕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 回:“到得晚饭时,姨妈便躡手躡脚,把那小包子里的混帐东西,放些在茶里面。” 王安友 《协作》:“他隔着窗听听 桂兰 正在屋里睡,就一声也没敢出,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亦作“ 躡手躡足 ”。《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躡手躡足的在外间收拾那粉盒妆盝,不敢大声説一句话,倒弄得内外静悄悄的。” 萧红 《桥·烦扰的一日》:“为着我到她家去替她看小孩,她走了,和猫一样蹑手蹑足的下楼去了。” 鄢国培 《漩流》第八章:“﹝ 高茜 ﹞蹑手蹑足出了饭厅,像得了解放似的,响着急速的脚步声跑了。”

[describe]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walk;go on foot] 步行

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了

摘要:

妇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妇 (婦) fù 已婚的女子:妇人。少(sh刼 )妇。 妻,与“夫”相对:夫妇。 儿媳:妇姑(婆媳)。媳妇。 泛指女性:妇女。妇孺(妇女儿童)。妇幼。 夫...

摘要:

朔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朔 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10; 部首...

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4315233511

[nebulous] 模糊不清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古乐府《木兰诗》

(1).指雄兔脚毛蓬松。参见“ 扑朔迷离 ”。

(2).兔的代称。 宋 苏轼 《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扑朔,衣鉢呪水降蜿蜒。” 王文诰 辑注引 王十朋 曰:“《事状》云:‘师有二白兔,常跪於杖履之间。’”

[nebulous] 模糊不清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古乐府《木兰诗》

摘要:

登是什么意思的解释登 dēng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ch僴g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记载...

dēng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ch僴g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立刻:登时。“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进:登崇(进用推崇)。

方言,穿:登上靴子。

笔画数:12;

部首:癶;

笔顺编号:543341251431

(1) [climb]∶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

攀登悬崖

(2) [fear neither hardship nor danger and keep forging ahead]∶比喻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攀缘而上。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捲浮云以太息,顾攀登而无阶。” 唐 元稹 《虻》诗之三:“气平虫豸死,云路好攀登。” 明 张居正 《游衡岳记》:“往来诸峯间,足穷于攀登,神罢于应接。” 高帆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诗:“向科学技术高峰攀登,我们啊就从这里出发。”

(1) [climb]∶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

攀登悬崖

(2) [fear neither hardship nor danger and keep forging ahead]∶比喻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we;us] 包括我在内的一组人

当我们想到劳动时,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觉得我们太老了

[here] 这个地方

我们从这里往哪儿

(1) [set out;set off;start off]∶离开原地到别处去

我们在天亮以前出发

火车准时出发

(2) [proceed from;start from]∶从某一方面着眼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摘要:

遣是什么意思的解释遣 qiǎn 派,送,打发:派遣。遣送。差(ch乮 )遣。调(di刼 )遣。遣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遣散(s刵 )。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 排...

qiǎn

派,送,打发:派遣。遣送。差(ch乮 )遣。调(di刼 )遣。遣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遣散(s刵 )。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

排解,发泄:遣闷。消遣。遣兴(x宯g )。遣怀。

笔画数:13;

部首:辶;

笔顺编号:2512125151454

(1) [accredit]∶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派遣至外国的全权大使、公使、领事

(2) [dispatch]∶派往某特定目的地

要求派遣两个连队到前线

(3) [mission]∶命令地位低的人去干某事

派遣她的仆人们去把每个旮旯儿都擦亮

差使人到某处做某事。 老舍 《四世同堂》六:“ 日本 人一时绝难派遣成千成万的官吏来,而必然要用些不抗 日 的人们去办事。”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一章:“他一九三三年奉党的派遣,在这 洪湖区 湖沼地带打过一年游击。”

(1) [accredit]∶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派遣至外国的全权大使、公使、领事

(2) [dispatch]∶派往某特定目的地

要求派遣两个连队到前线

(3) [mission]∶命令地位低的人去干某事

派遣她的仆人们去把每个旮旯儿都擦亮

摘要:

灭是什么意思的解释灭 (滅) miè 火熄:熄灭。 消失,丧失: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淹没...

(滅)

miè

火熄:熄灭。

消失,丧失: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淹没:灭顶之灾。

亡明着

笔画数:5;

部首:火;

笔顺编号:14334

(1) [extinguish]∶扑打消灭

扑灭火焰

(2) [wipe out;exterminate]∶扑打致死

扑灭蚊蝇

扑打消灭。《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犹可扑灭。”《宋书·五行志三》:“炎烟蔽天,不可扑灭。” 唐 司空图 《华下》诗:“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火可避而水不可避,火可扑灭而水无如之何。” 巴金 《军长的心》二:“要不是他帮忙扑灭我身上的火,我的伤不会这样轻。”

(1) [extinguish]∶扑打消灭

扑灭火焰

(2) [wipe out;exterminate]∶扑打致死

扑灭蚊蝇

(1) [beat]

(2) 无效地抽打、猛打

被诱捕的鸟儿扑打着翅膀

(3) 拍打空气

鸟翼孱弱地扑打着

(4) 拍打

扑打身上的雪花

(5) [pat]∶接连地打

飞蛾在屏幕上扑打和颤动

(6) [swat]∶扑击除灭

扑打蝗虫

摘要:

荆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荆 jīng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中国...

jīng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荆。山荆。荆妻。

姓。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13222

(斬)

zhǎn

砍断: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

笔画数:8;

部首:斤;

笔顺编号:15213312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棘。棘手(喻事情难办)。棘刺。棘针。

针形的刺:棘皮动物。

古同“戟”,兵器。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5234125234

(1) [break through brambles and thorns]∶砍倒荆棘开路

不愿披荆斩棘地从森林中穿过去

(2) [hack one’s way through difficulties]∶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

(1).斩除荆棘。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男子砍伐树木,披荆斩棘开辟土地。” 徐迟 《生命之树常绿·大勐龙和小勐仑》:“没有砍刀,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于是他们挥舞大砍刀,披荆斩棘,劈藤砍树。”

(2).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语本《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 关中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况此 河套 一方,沃野千里,我祖宗披荆斩棘,开创何难!” 朱自清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亦省作“ 披荆 ”。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披荆羡 熊绎 ,篳路翩来栖。”

(1) [break through brambles and thorns]∶砍倒荆棘开路

不愿披荆斩棘地从森林中穿过去

(2) [hack one’s way through difficulties]∶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

摘要:

口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口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地方:口子。

笔画数:3;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

(張)

zhāng

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商店开业:开张。

拉紧:紧张。张力。

扩大,夸大:夸张。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料理,应酬:张罗。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看,望:张望。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姓。

驰合弛

笔画数:7;

部首:弓;

笔顺编号:5153154

shé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铃或释中的锤。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笔画数:6;

部首:舌;

笔顺编号:312251

搬弄唇舌。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 * 词话》第八三回:“娘不打与你这奴才几下,收他骗口张舌,葬送主子。” 明 无名氏 《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嬈。”

夸口。 明 无名氏 《桃园结义》第一折:“不是我骗口,凭着我这管刀笔,一拳为主,衙门中大小事务都与我计较。”

[anonymous people;anonymous person] 不愿公布姓名或查不出姓名的人

摘要:

配是什么意思的解释配 pèi 两性结合:配偶。配种(zh弉g )。 相互分工合作:配合。配器。 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配料。配制。配伍。配药。配色。配餐。 有计划地分派、安...

pèi

两性结合:配偶。配种(zh弉g )。

相互分工合作:配合。配器。

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配料。配制。配伍。配药。配色。配餐。

有计划地分派、安排:配备。配置。配给(j?)。分配。搭配。

把缺少的补足:配套。配乐(yu?)。装配。

衬托,陪衬:配搭。配角儿(ju唕 )。配殿。红花配绿叶。

够得上:配得上。

古代把罪人遣放到边远地区充军:配军。发配。刺配。

笔画数:10;

部首:酉;

笔顺编号:1253511515

(1) [marry]∶成为夫妇关系

(2) [match]

(3) 配合;搭配

(4) [无线电元器件等]配合

阻抗匹配

(1).配合。婚配。《后汉书·赵咨传》:“昔 舜 莽 苍梧 ,二妃不从。岂有匹配之会,守常之所乎?”《易·姤》“﹝彖曰﹞:刚遇中正” 唐 孔颖达 疏:“一女而遇五男,既不可取;天地匹配,则能成品物。”《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你快回家引儿子过来。我差人去唤 徐雅 带女儿来当堂匹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宫女四万》:“三年一选,择其幽嫻贞静者入后宫,及配近支宗室,其餘者任其自相匹配。”川剧高腔《拉郎配》第五场:“我那 彩凤 女儿,与你匹配,刚刚合适。”

(2).配偶。《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若得此女以为匹配,足矣。”

(3).搭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近世妇人晕澹眉目,綰约头鬢,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谣言》:“自中原至于 江 之南,府县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六礼既无,片言即合……自后有贵贱贫富、长幼、妍丑,匹配之不齐者,各生侮怨。”

(4).犹分配。 唐 顾非熊 《妙女传》:“﹝ 妙女 ﹞遂起支分兵马,匹配几人於某处检校,几人於病人身上束缚邪鬼。”

(1) [marry]∶成为夫妇关系

(2) [match]

(3) 配合;搭配

(4) [无线电元器件等]配合

阻抗匹配

摘要:

比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比 bǐ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 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

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比例。比值。

譬喻,摹拟:比如。比方。比兴(x宯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

靠近,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

和,亲:比顺。

及,等到:比及。

笔画数:4;

部首:比;

笔顺编号:1535

(1) [parallelism]∶修辞方式,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示意思,用以增强语势,使内容得到强调

(2) [put in order]∶依次排列,使相连

排比声韵

(1).亦作“ 排批 ”、“ 排枇 ”。安排,准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至十二月内,即须排比农具使足。”《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排批舟船,横军渡水。”《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是时大王排枇鑾驾,亲自便往天祀神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文》:“公闻之,即处分所司,排比迎新使。”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闺喜》:“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着他。”

(2).排列连比;编排。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则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偶因见《岭海杂记》,有载六目龟出 钦州 ,只两眼,餘四目乃斑纹,金黄色,圆长,中黑,与真目排比,端正不偏。子细辨认,方知为非真目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诗林广记>参评》:“ 潜溪 所谓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出於勉强之言,甚当。”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先出其专涉兵事及尝所论议若干篇,为十有四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将其中的关于驾御 汉 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

(3).修辞方式之一。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词句排比过长,有失于含蓄。”

(1) [parallelism]∶修辞方式,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示意思,用以增强语势,使内容得到强调

(2) [put in order]∶依次排列,使相连

排比声韵

[content;substance] 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

图画之内容。——蔡元培《图画》

摘要:

雷是什么意思的解释雷 léi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军事用的 * 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

摘要:

邪是什么意思的解释邪 xié 不正当,不正派: * (?)。邪念。邪说。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恘g )邪。 妖异怪诞:...

xié

不正当,不正派: * (?)。邪念。邪说。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恘g )邪。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古同“斜”。

古同“玡”,琅玡山。

古同“耶”,疑问词。

古同“餘”。

古同“徐”,缓慢。

笔画数:6;

部首:阝;

笔顺编号:152352

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杜预 注:“言为过谬者,自应用刑罚。”《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

(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而长尾,有两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颜师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唐 秦韬玉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

(2).古代宫中对仆役给使的称呼。《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魏明帝 使给使辟邪,召 司马懿 。辟邪,给使之号,犹 汉 之丞相苍头呼为宜禄也。”

(3).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

(1).屏除邪念。 南朝 陈 徐陵 《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闢邪以律。”

(2).驱除 * 。 明 吕坤 《呻吟语·谈道》:“闢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

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杜预 注:“言为过谬者,自应用刑罚。”《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

(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而长尾,有两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颜师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唐 秦韬玉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

(2).古代宫中对仆役给使的称呼。《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魏明帝 使给使辟邪,召 司马懿 。辟邪,给使之号,犹 汉 之丞相苍头呼为宜禄也。”

(3).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

(1).屏除邪念。 南朝 陈 徐陵 《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闢邪以律。”

(2).驱除 * 。 明 吕坤 《呻吟语·谈道》:“闢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

[a double-edged sword] 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摘要:

斥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斥 chì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开拓:开地斥境。 多,广:充斥。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

chì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开拓:开地斥境。

多,广:充斥。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盐碱地:斥卤。

古同“尺”,尺蠖。

笔画数:5;

部首:斤;

笔顺编号:33124

[exclude;repel] 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

排斥异己

排挤斥逐;排除驳斥。《后汉书·宦者传序》:“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四:“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宋 王安石 《读墨》诗:“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或在同类,偶有一言非及良知,其人本虽君子,亦共排斥。”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説,以申一家之论,而通经之路狭矣。”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它(社会主义)同民主自由,同个人幸福,并不互相排斥,誓不两立。”

[exclude;repel] 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

排斥异己

摘要:

荜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荜 (蓽) bì 同“筚”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53512 生是什么意思的解释生 shēng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

(蓽)

同“筚”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53512

shēng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造出:生产。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不熟练的:生手。

未经炼制的。生铁。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甚,深:生怕。生疼。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词尾:好生休养。

姓。

死师卒熟

笔画数:5;

部首:生;

笔顺编号:31121

(輝)

huī

闪射的光彩:光辉。满室生辉。辉煌。

照耀:辉映。辉耀。辉照。

笔画数:12;

部首:车;

笔顺编号:243135451512

使陋室增加光彩。多用作谦辞。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得兄光顾,蓬蓽生辉。”《再生缘》第三十回:“君侯们枉驾下官,蓬蓽生辉。”《十月》1981年第3期:“因为 沉巧 算出了Σ系数的趋近值,使第一研究室蓬荜生辉,吉星高照。”

(1) [glorify]∶照得光辉夺目

晶莹闪烁的枝形吊灯使满室生辉

(2) [add splendor]∶增添光彩

古刹生辉

[humble room] 简陋狭窄的房屋

摘要:

沛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沛 pèi 水势湍急,行动迅疾的样子:沛然。沛沛。 充盛的样子:充沛。丰沛。 有水有草的地方。 跌倒,倾仆:颠沛(挫折困顿)。 古同“旆”,旌旗。 笔画...

pèi

水势湍急,行动迅疾的样子:沛然。沛沛。

充盛的样子:充沛。丰沛。

有水有草的地方。

跌倒,倾仆:颠沛(挫折困顿)。

古同“旆”,旌旗。

笔画数: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252

(1).水盛大貌。 汉 王褒 《九怀·尊嘉》:“望 淮 兮沛沛,滨流兮则逝。”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河 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

(2).不悦。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歷数冉冉,庚辛域际,虽惧终徂,愚犹沛沛。”

王充(27-约97) : 东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治中等小官,后辞官专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超于万物之外的有意志的创造者,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以此抨击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说和其他鬼神迷信。著作有《论衡》。

[grand;magnificant] 规模大,仪式隆重

为庆祝国王诞辰举行的盛大典礼

盛大宴会

摘要:

旋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旋 xuán 转动:旋绕。旋转。旋舞。旋梯。旋律。盘旋。天旋地转。 回,归:凯旋。 不久:旋踵(喻极短的时间,如“旋旋即逝”)。旋即。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

xuán

转动:旋绕。旋转。旋舞。旋梯。旋律。盘旋。天旋地转。

回,归:凯旋。

不久:旋踵(喻极短的时间,如“旋旋即逝”)。旋即。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旋。斡旋。

古同“漩”,漩涡。

姓。

xuàn

打转的:旋风。

临时(做):旋吃旋做。

用车床或刀子转着圈地削:用车床旋零件。把瓜皮旋下去。

笔画数:11;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52134

(1) [spiral]∶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

飞机在头顶上盘旋

(2) [circle]∶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

一群黑鹭在头上高高盘旋,凭着上升的气流不停地兜着圈儿

(3) [stay;stop;pace up and down]∶逗留,徘徊

他在湖天盘旋了很久,舍不得离开

(1).指仪节中遵照一定程式的回旋进退。《淮南子·氾论训》:“夫絃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上帝悼混然之甚陋……制礼数以异等威之品,教以盘旋,训以揖让。”

(2).形容手舞足蹈。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宣忠寺》:“值 荣 与 上党 王天穆 博戯, 徽 脱 荣 帽,懽舞盘旋。”《北史·尒朱荣传》:“每见天子射中,輒自起舞叫,将相卿士,悉皆盘旋。”

(3).打转;旋转。 唐 黄滔 《白日上升赋》:“有烟霞兮蓊鬱数处,有鸞凤兮盘旋半空。” 元 袁桷 《舟中杂咏》之十:“鸕鷀漾晴空,意态极楚楚……盘旋傲飞鸿,清远敌凡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赌符》:“盘旋五木,似走圆珠。”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他着急,有两颗急出来的泪在眼中盘旋。”

(4).迂回。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红楼梦》第十七回:“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郁达夫 《西游日录·游东天目》:“从此一里一亭,盘旋上去,经过 拼虎石 、 碎玉坡 而至 螺蛳旋 的路侧,就看见东面 白龙池 下的那个东崖瀑布了。”

(5).留连;盘桓。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时与福娘再会》:“少年游学至 建康 ,盘旋数日,顾见 建康 形胜, 钟阜 龙蟠, 石城 虎踞。” 明 刘基 《鱼乐轩记》:“纵之而不逸,驱之而不去,徘徊盘旋,恐违其所。” 萧红 《门前的黑影》:“那穿高筒皮靴的人,在铁门外盘旋,我停止下来想要细看一看。”

(6).周旋,交往。 明 方孝孺 《采苓子郑处士墓碣》:“望之,其容熙熙然;即之,其语怡怡然;久与之盘旋,未尝见其忿言怒色。”

(7).跛行摇摆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杂智·伪跛伪躄》:“又一家门集米袋,忽有躄者,垂腹甚大,盘旋其足而来,坐米袋上。众所共观,不知何由。匿米一袋於跨下,復盘旋而去。”

槃旋:1.旋转。《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慧睇之,顋上泪痕,化作珍珠,槃旋堕地。”

(2).来回往复。《后汉书·蔡邕传》:“方将驰骋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藪,槃旋乎 周 孔 之庭宇,揖儒 墨 而与为友。”

(1) [spiral]∶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

飞机在头顶上盘旋

(2) [circle]∶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

一群黑鹭在头上高高盘旋,凭着上升的气流不停地兜着圈儿

(3) [stay;stop;pace up and down]∶逗留,徘徊

他在湖天盘旋了很久,舍不得离开

摘要:

触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触 (觸) chù 抵、顶: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 碰,撞:触礁。触电。触动。触摸。触发。触犯。触怒。 遇着:接触。触觉(ju?)。触目惊心。触角(...

(觸)

chù

抵、顶: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

碰,撞:触礁。触电。触动。触摸。触发。触犯。触怒。

遇着:接触。触觉(ju?)。触目惊心。触角(ji僶 )。触景生情。触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触。忽有所触。

笔画数:13;

部首:角;

笔顺编号:3535112251214

接触;碰撞。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一:“可是兴奋之中,不免又带几分不安,似乎又怕他们自己向来不敢碰触的生活上的疮疤会被心直口快的姑太太一把抓破。”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他还屡次反抗,要把自己的头去碰触地面。”

摘要:

大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大 d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时间更远:大前年。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卿”之下,“士”之上。

dài

 ㄉㄞˋ

〔大夫〕医生(“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小夫”读轻声)。王”读轻声)。

tài

 ㄊㄞˋ

古通“太”。

古通“泰”。

笔画数:3;

部首:大;

笔顺编号:134

(1) [enormous]∶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庞大的企业

(2) [huge]∶很大规模

庞大的机构

(3) [colossal;big]∶人多规模大

庞大的管理机构

大;巨大。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但事实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儿女太多,又都成年了。” 老舍 《四世同堂》九:“他们有极大的侵略野心,而没有整个的用兵计划与庞大得足以一鼓而攻下 华北 的兵力。”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庞大的厂屋关上黑铁板的窗,叫人联想到害疮毒的人身上贴的膏药;烟囱矗立在高头,不吐出一丝一缕的烟,像绝了气的僵尸。”

(1) [enormous]∶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庞大的企业

(2) [huge]∶很大规模

庞大的机构

(3) [colossal;big]∶人多规模大

庞大的管理机构

(1) [show;express;register]∶用言行表现出

表示感谢

(2) [express]∶用记号或符号示意

“=”这个符号表示相等

(3) [give sb.to undstand]∶显示某种意义

耸耸肩表示他不耐烦

摘要:

萼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萼 è 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花萼。萼片。萼跗(a.花萼和子房;b.喻兄弟)。萼绿君(茉莉花的别称)。 笔画数:12; 部首:艹; 笔顺编号:1...

è

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花萼。萼片。萼跗(a.花萼和子房;b.喻兄弟)。萼绿君(茉莉花的别称)。

笔画数:12;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1251115

犹破蕾。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诗:“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 宋 欧阳修 《雪》诗:“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古名宛陵,今属安徽)人。历任地方小官,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重视写作技巧,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南宋刘克庄、陆游等均受其影响。有《宛陵先生集》。

(1).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 南朝 梁 萧绎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欣此旅泊接奉,不得郑重耳。” 明 曹学佺 《夜泊彭山江口》诗:“ 锦城 平日暖,旅泊始知寒。”

(2).犹飘泊。 唐 王勃 《重别薛华》诗:“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诗:“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自古独立特行之士,无所復望於世,而旅泊其身以苟免者,固已众矣。”

(1) [one's family members]∶家庭成员

家人团聚

(2) [servant]∶旧称仆人

(3) [common people]∶指平民

[together;deal with sb.;get along with sb.]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摘要:

晓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晓 (曉) xiǎo 天明:晓市。拂晓。破晓。报晓。 知道,懂得:晓畅。晓得。分晓。 使人知道清楚:晓示。晓谕。 笔画数:10; 部首:日; 笔顺编号:...

(曉)

xiǎo

天明:晓市。拂晓。破晓。报晓。

知道,懂得:晓畅。晓得。分晓。

使人知道清楚:晓示。晓谕。

笔画数:10;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153135

[dawn] 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

天已破晓

天刚亮。 宋 杨万里 《明发阶口岸下》诗:“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 宋 陆游 《杏花》诗:“念当载酒醉花下,破晓啼鶯先唤人。” 清 曹寅 《横林逆风口号》:“破晓 吴 波转清脆,钓筒收得小鱼儿。”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第二天破晓,我就起来了。”

[dawn] 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

天已破晓

[the rising sun]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1) [send out]∶使产生声音

发出喊叫声

(2) [issue]∶送出;下达

发出传票

发出指示

(3) [give out]∶向四周扩散

发出一种刺鼻的芬香

摘要:

油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油 yóu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烧:油饼。油布。油彩。油画。油亮。油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油...

yóu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烧:油饼。油布。油彩。油画。油亮。油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油轮。油垢。奶油。石油。食油。汽油。添油加醋。

用油或漆涂抹:油刷(a.涂抹油、漆;b.涂抹油、漆的刷子)。

被油弄脏:衣服油了一大片。

狡猾:油滑。

笔画数:8;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121

jiù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刵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终止:濯以救热。

笔画数:11;

部首:攵;

笔顺编号:12413443134

huǒ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指枪炮 * 等:火药。火炮。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姓。

笔画数:4;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

用油去扑灭火焰。比喻使用的方法不对头,不仅于事无补,反使情况更加严重。《三国演义》第七四回:“ 庞德 原係 马超 手下副将,不得已而降 魏 ……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踫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用油去扑灭火焰。比喻使用的方法不对头,不仅于事无补,反使情况更加严重。《三国演义》第七四回:“ 庞德 原係 马超 手下副将,不得已而降 魏 ……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踫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1) [one side]∶物体的一个表面

(2) [one aspect]∶方面

(3) [at the same time;simultaneously]∶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他一面跑,一面喊

(1) [extinguish]∶扑打消灭

扑灭火焰

(2) [wipe out;exterminate]∶扑打致死

扑灭蚊蝇

[flame]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摘要:

天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天 tiān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tiān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天气。天冷。

季节,时节:冬天。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天干(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g乶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地

笔画数:4;

部首:大;

笔顺编号:1134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进入:下海。

投送:下书。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谦辞:在下。下官。

颁布:下令。

攻克:攻下。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退让:争执不下。

做出判断:下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用在名词后边(a.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b.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用在动词后边(a.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b.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c.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少于: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鸡下蛋。

上高停

笔画数:3;

部首:一;

笔顺编号:124

见“ 普天之下 ”。

[universally] 整个天下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摘要:

苇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苇 (葦) wěi 〔芦苇〕见“ (葦)芦”。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152 蒲苇是什么意思 (1)...

(葦)

wěi

〔芦苇〕见“

(葦)芦”。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152

(1) [cattail and reed] 香蒲和芦苇

蒲苇纫如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妾当作蒲苇。

蒲草与芦苇。《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杨倞 注:“蒲苇所以为席,可卷者也。”《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唐 韩愈 《读皇甫湜 * 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二:“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凡民以有易无,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麦……羊、鸡、鱼、蒲苇、盐酒、笔楮使相当。”

(1) [cattail and reed] 香蒲和芦苇

蒲苇纫如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妾当作蒲苇。

见“ 当做 ”。

[ditch reed; rush] 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摘要:

行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行 xíng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xíng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从事:进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可以:不学习不行。

能干:你真行。

将要:行将毕业。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姓。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笔画数:6;

部首:行;

笔顺编号:332112

(1) [parallel]

(2) 向同一方向延伸而处处等距离的;在同一方向上形成一条线而不相交

(3) 等级相同,没有隶属关系

平行机关

(4) 同时进行

平行作业

(1).畅流;平安前行。《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汉书·李广利传》:“自此而西,平行至 宛城 。” 颜师古 注:“平行,言无寇难。”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躑躅杳冥中,不若出洞平行为便。”

(2).谓高度等同。 北周 庾信 《小园赋》:“簷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

(3).平等相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禹锡》:“公恃才而放心,不能平行,年益晏,偃蹇寡合,乃以文章自适。”

(4).谓等级相当,不相隶属。 清 吴乔 《围炉诗话》卷二:“‘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是为攻 相州 九节度平行无主帅也。”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这大会是个法团,跟县政府自必是平行的。”

(5).同时进行的。如:平行作业。

(6).数学名词。两个平面或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任意延长始终不能相交,叫做平行。 夏诒彬 《花卉盆栽法·总论》:“﹝三角松﹞果实有双翅,或相平行,或成锐角。”

(1) [parallel]

(2) 向同一方向延伸而处处等距离的;在同一方向上形成一条线而不相交

(3) 等级相同,没有隶属关系

平行机关

(4) 同时进行

平行作业

摘要:

安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安 ān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

ān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姓。

笔画数:6;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531

(1) [safe and sound;without mishap;well]

(2)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平安无事

(3) 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

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

(4) [quiet and stable]∶指心境平静安定

心很平安

(1).指心境平静安定。《韩非子·解老》:“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世说新语·文学》“皆无想无因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周礼》有六梦:一曰正梦,谓无所感动,平安而梦也。” 鲁迅 《野草·希望》:“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老舍 《黑白李》:“有点小玩艺,比如粘补旧书等等,他就平安的销磨半日。”

(2).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 唐 岑参 《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明 李永周 《旅中望月》诗:“欲将数行信,无处寄平安。” 闻一多 《李白的死》:“又见圆圆的月儿还平安地贴在天上。”

(1) [there is not]∶不存在

屋里没有人

(2) [not have]∶不具有

没有钱

(1) [safe and sound;without mishap;well]

(2)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平安无事

(3) 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

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

(4) [quiet and stable]∶指心境平静安定

心很平安

摘要:

虬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虬 qiú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虬龙。 拳曲:虬曲(盘绕弯曲)。虬须。虬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 笔画数:7;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

qiú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虬龙。

拳曲:虬曲(盘绕弯曲)。虬须。虬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

笔画数:7;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5

亦作“ 蟠虬 ”。盘曲的虬龙。《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 晋 孙惠 《楠榴枕赋》:“蜿若蟠虯,翩似駮鸖。”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苍山两蟠虬,杰势分夭矫。”

见“ 蟠虯 ”。

亦作“ 蟠虬 ”。盘曲的虬龙。《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 晋 孙惠 《楠榴枕赋》:“蜿若蟠虯,翩似駮鸖。”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苍山两蟠虬,杰势分夭矫。”

见“ 蟠虯 ”。

[tortuous] 曲折盘绕

(1).传说中的一种龙。《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 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寧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扬帆忽夭矫,赤水驂虬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3).比喻盘屈的树枝。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龙两干拏空立,瓔珞万条垂地倒。”

[mother] 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以代称母亲

妇洗在北堂。——《仪礼·士昏礼》

摘要:

翩是什么意思的解释翩 piān 很快地飞。 轻快,飘忽:翩然。翩跹。翩翩。翩若惊鸿。 笔画数:15; 部首:羽; 笔顺编号:451325122541541...

piān

很快地飞。

轻快,飘忽:翩然。翩跹。翩翩。翩若惊鸿。

笔画数:15;

部首:羽;

笔顺编号:451325122541541

(1) [lightly]∶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elegant]∶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fine]∶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1).飞行轻快貌。《易·泰》:“ *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程颐 传:“翩翩,疾飞之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朱熹 集传:“翩翩,飞貌。” 唐 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即有青鸞黄鹤,翩翩自日中来,啣壶啣盃,纷置案上。”

(2).行动轻疾貌。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元 麻革 《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来,老面黑於铁。”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风吹拂着她长长的飘带,翩翩走来。”

(3).飘动貌。 汉 蔡琰 《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宋 刘过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词:“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明 李梦阳 《士兵行》:“ 彭湖 翩翩飘白旟,轻舸蔽水陆走车。”

(4).连绵不断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休论秀可飡,兴翩翩,雄辩高谈动四筵。”

(5).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 平原君 ,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文选·曹丕<与吴质书>》:“ 元瑜 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刘良 注:“翩翩,美貌。”《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见有二书生,鲜衣羽扇,丰致翩翩,乘小舟游湖登岸。” 清 吴伟业 《悲歌赠吴季子》:“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清蝇见排抵。” 郭沫若 《文艺论集·自然与艺术》:“象征派和印象派是顾影自怜的公子。他们是把他们父亲的财产来做些装饰的外观,装饰得一个翩翩出世。”

(6).欣喜自得貌。《汉书·叙传下》:“ 魏其 翩翩好节慕声。” 颜师古 注:“翩翩,自喜之貌。”《文选·张华<鹪鹩赋序>》:“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得也。” 李善 注:“翩翩,自得之貌。” 清 陈维崧 《千秋岁·咏纸鸢》词:“翩翩自喜,跌宕青天裡。” 田桐 《满政府之立宪问题》:“处他人股掌玩弄之上,计术牢笼之中,而反翩翩自喜,一乐所得,一夸其功,殊可笑哉!殊可丑哉!”

(7).宫阙高耸凌空貌。《后汉书·班固传下》:“然后增 周 旧,修 洛邑 ,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 汉 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李贤 注:“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并宫闕显盛之貌。”

(8).高远貌。 明 张居正 《杨襄毅墓志铭》:“余尝谓世有大人,有伟人,其志翩翩,其行巖巖。”

(9).花言巧语。翩,通“ 諞 ”。《诗·小雅·巷伯》:“缉缉翩翩,谋欲譖人。” 马瑞辰 通释:“翩翩即諞諞之假借。”

(1) [lightly]∶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elegant]∶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fine]∶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摘要:

见是什么意思的解释见 (見) jiàn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

(見)

jiàn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会晤: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見)

xiàn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笔画数:4;

部首:见;

笔顺编号:2535

[get a glimpse of] 瞧见;偶然看到

我在街上偶然瞥见了她

看到;一眼看见。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四:“若教瞥见 红儿 貌,不肯留情付 洛神 。” 宋 晁端礼 《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一日,生於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祗觉爱之极,而不能言。”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get a glimpse of] 瞧见;偶然看到

我在街上偶然瞥见了她

[accidental;fortuitous;chance]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摘要:

提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提 tí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说起,举出:提起。提...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率领,调遣:提兵。

取出:提取。提货。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姓。

 ㄉㄧˉ

〔提防〕小心防备。

 ㄉㄧˇ

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笔画数:12;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251112134

[梵Bodhi]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1).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太子六年苦行,未证菩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识菩提路径。”

(2).树名。即菩提树。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娑婆树一名菩提,叶似白杨, 摩伽陀那国 所献也。” 张长 《泼水节·孔雀舞》:“你营巢吧,公社礼堂前面,是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参见“ 菩提树 ”。

[梵Bodhi]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Buddhism]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1) [come to understand]∶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

(2) [wake up]∶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

摘要:

头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头 (頭) tóu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指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ji僶 )(喻青年的气概或...

(頭)

tóu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指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ji僶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首领:头子。头目。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尾脚

(頭)

tou

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b.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c.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尾脚

笔画数:5;

部首:大;

笔顺编号:44134

开头;起首。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 中国 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 巡抚 恩铭 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1) [the first step]∶事物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

(2) [beginning]∶第一部分;最初的一段或一部分

小说开头最前面的几章

[at first] 起初;开头

我起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Lu Xun] (1881.9.25—1936.10.19)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铁路矿务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曾在仙台学医。不久弃医从文,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1909年归国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后随政府迁北京。新文化运动兴起,鲁迅于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委会,同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抨击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又陆续写了《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课。参加领导“语丝社”,主编《莽原》等刊物。继续发表作品,编成小说集《彷徨》和杂文集《华盖集及其续编》。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以后定居上海。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主编《语丝》。这几年发表的杂文,编成《而已集》和《三闲集》。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遭到国民党通辑。在这前后领导左翼文艺界。对国民党的政策提出强烈抗争。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宋庆龄等营救被捕的革命者。1936年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从参加左联到病逝上海,写的杂文更多,共有《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八个集子。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

摘要:

游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游 yóu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游水。 不固定: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

yóu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游水。

不固定: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

交往,来往:交游。

从容地行走: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宯g )。游记。游说(shu?)。游山玩水。

姓。

笔画数:12;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415331521

dié

〔蝴蝶〕昆虫,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立在背部,吸花蜜,种类很多,亦作“胡蝶”;简称“蝶”,如“彩蝶”,“蝶骨”(人的头骨之一),“蝶泳”(游泳的一种姿势,亦是游泳项目之一,形似蝶飞)。

笔画数:15;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2151234

(夢)

mèng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做梦。梦幻。梦乡。梦魇。梦呓(梦话)。梦想。梦寐以求。同床异梦。

笔画数:11;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34354

《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 庄周 梦为胡蝶之事。后以“鹏游蝶梦”谓变幻夸诞之谈。 宋 刘辰翁 《忆秦娥·忆仙》词:“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碧桃花下醉相逢。説尽鹏游蝶梦。”

《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 庄周 梦为胡蝶之事。后以“鹏游蝶梦”谓变幻夸诞之谈。 宋 刘辰翁 《忆秦娥·忆仙》词:“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碧桃花下醉相逢。説尽鹏游蝶梦。”

1.[village] [口]∶村庄、旧指田庄。

2.即庄周,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战国 时哲学家。

《庄子》篇名。篇中借用大鹏和小鸠、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各任其性,放弃一切大小、荣辱、死生、寿夭的差别观念,便能逍遥自在,无往而不适。后用以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玩。 唐 陆龟蒙 《补沉恭子诗》:“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 宋 苏轼 《九日次定国韵》:“会当无何乡,同作逍遥游。” 郭沫若 《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地球自转一周,坐在地上不动的人,也算作了逍遥游。”

摘要:

于是什么意思的解释于 yú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姓。

笔画数:3;

部首:二;

笔顺编号:112

[constrain]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

迫于贫困,不得不住在别人家里

摘要:

心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心 xīn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

xīn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笔画数:4;

部首:心;

笔顺编号:4544

(撲)

轻打,拍:扑粉。扑蝇。扑打。

击拂的用具:粉扑。

冲:扑灭。扑救。

相搏击:相扑。扑跌。

跌倒:扑地。

伏:扑在桌上看书。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笔画数:5;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24

gān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笔画数:7;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112

[take pains to] 尽心竭力

爹扑心扑肝还不是为了俺们好

摘要:

服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服 fú 衣裳:服装。制服。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顺从:信服。佩服。降(xi俷g )服...

衣裳:服装。制服。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顺从:信服。佩服。降(xi俷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吃(药):内服。

乘,用:服牛乘(ch唍g )马。

姓。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

笔画数:8;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5254

(1) [admire;have admiration for]∶钦佩;信服

佩服他的工作能力

(2) [wear]∶穿带;佩挂

(1).佩带;佩挂。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有寳玉於是,俗人投之, 卞和 佩服,孰是孰非,可信者谁。” 唐 白居易 《唐银青光禄大夫安定皇甫公墓志铭》:“﹝公﹞自武骑尉累勋至上柱国,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旋食而庙嚮祖考。”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祅凶。”

(2).铭记;牢记。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晋安王赐婚钱启》:“曲降隆慈,俯垂珍锡……佩服宠灵,殞越非报。”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人各有偏,非见彻克尽所不能免。此诚至论,佩服不敢忘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廿一经》:“庶学者诵习佩服既久,於训詁名物制度之昭显,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瞭若指掌。”

(3).犹言遵循。 唐 白居易 《祭李侍郎文》:“代重名义,公能佩服。德润行羶,温温郁郁。” 宋 朱熹 《朱子语类》卷一一四:“久侍师席,今将告违。气质偏蔽,不能自知。尚望赐以一言,使终身知所佩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慙惶。”

(4).亦作“ 佩伏 ”。钦佩;信服。 唐 杜甫 《湘江宴饯斐二端公赴道州》诗:“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前日承见赐《诗説》,极其佩服。” 苏曼殊 《与高天梅书》:“大著精妙无伦,佩伏佩伏。”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四凤 是个好女孩子,她背地总是很佩服您,敬重您的。”

(1).有佩饰的衣服。 清 黄鷟来 《题抱阳山人归隐图》诗:“矫矫高世士,珮服何巍然;壮志吞沧溟,举手迴璣璇。”

(2).犹佩服,服膺不忘。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公讳 瑶 ,下车之后,便尽创规、革故、干事之谋,可谓珮服忠义,砥礪廉平。”

(1) [admire;have admiration for]∶钦佩;信服

佩服他的工作能力

(2) [wear]∶穿带;佩挂

摘要:

极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极 (極) jí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尽...

(極)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准则:为民立极。

疲乏:人极马疲。

古同“亟”,急。

古同“殛”,杀或罚。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唅 )。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54

tài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佳,美好:泰运。否(p?)极泰来。

极:泰西(旧指欧洲)。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通:天地交泰。

笔画数:10;

部首:水;

笔顺编号:1113424134

(來)

lái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做某个动作:胡来。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姓。

去回往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431234

[out of the depth of misfortune comes the bliss] 坏的到了尽头、极点,就会转而变好(否,泰: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否是坏的卦,泰是好的卦)

常言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水浒传》

亦作“ 否极泰回 ”。谓厄运终而好运至。 明 沉采 《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妻贵。”《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否极泰来,天教他主僕相逢。”《红楼梦》第十三回:“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復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老舍 《四世同堂》五四:“莫非否极泰来,要转好运么?”参见“ 否泰 ”。

[out of the depth of misfortune comes the bliss] 坏的到了尽头、极点,就会转而变好(否,泰: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否是坏的卦,泰是好的卦)

常言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水浒传》

见“ 否极泰来 ”。

[strike;good luck] 突然或意外遇到的好事

碰上好运,在三个月里发大财

摘要:

晒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晒 (曬) shài 1,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晒图。冲晒。晾晒。 2,方言,置之不理,慢待:我让他晒在那儿。...

(曬)

shài

1,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晒图。冲晒。晾晒。

2,方言,置之不理,慢待:我让他晒在那儿。

3,晒,音译自英文share(分享)。

笔画数:10;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125351

(1).将物体置于阳光下使之干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灵牀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溼,出暴晒之。”《汉书·宣帝纪》“为取暴室嗇夫 许广汉 女” 唐 颜师古 注:“暴室者,掖庭主织作染练之署……取暴晒为名耳。”

(2).太阳把光线投射到物体上。 艾青 《房顶》诗:“不是受烈日暴晒,就是受暴雨浇灌。”

(1).将物体置于阳光下使之干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灵牀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溼,出暴晒之。”《汉书·宣帝纪》“为取暴室嗇夫 许广汉 女” 唐 颜师古 注:“暴室者,掖庭主织作染练之署……取暴晒为名耳。”

(2).太阳把光线投射到物体上。 艾青 《房顶》诗:“不是受烈日暴晒,就是受暴雨浇灌。”

[object;substance;body] 占有一定的空间,由物质构成的东西

固态物体

摘要:

味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味 wèi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

wèi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笔画数:8;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1234

[taste] 品尝滋味

(1).各种肴馔。《礼记·少仪》:“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张烛进饌,品味甚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

(2).品尝;体味。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是一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周立波 《卜春秀》:“这是 卜春秀 生平碰到的头一桩奇事,但细细品味,也蛮有意思。”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八:“ 闵嗣鹤 老师却能够品味它,欣赏它,观察它的崇高瑰丽。”

[taste] 品尝滋味

[savor;taste] 细致地辨别滋味;试图[味道]

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周礼·膳夫》。郑玄注:“品者,每物皆尝之。”

品尝菜肴

摘要:

率是什么意思的解释率 shuài 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

shuài

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大概,大略:率常。大率。

遵循:率教。率礼。

模范,楷模:表率。

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率。

姓。

比值,两数之比:效率。税率。概率。圆周率。出勤率。增长率。

笔画数:11;

部首:玄;

笔顺编号:41554413412

[frequency]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1赫兹=1次/秒)。例如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之间

(1).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秦牧 《艺海拾贝·放纵和控制》:“物体每秒钟震动的‘频率’过低,我们不能听到声音;‘频率’过高,我们也无法听到。”

(2).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如:生蛋多的鸡好动,目光敏锐,啄食的频率要比生蛋少的鸡高得多。

(1) [unit]∶用以量度同类量的标准量(如长度、时间、热量、价格或住房)

(2) [unity] [数]∶被当作一的一个定量或数个定量或数值之和,在计算时用一来代替

在正弦真数表中,我们以圆的半径为单位

(3) [unit]∶机关、团体或属于机关团体的部门

[frequency]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1赫兹=1次/秒)。例如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之间

(1) [number of times]∶同一个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

(2) [order number]∶指扭转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例如对于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荡,指轴每旋转一周的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

摘要:

桃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桃 táo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

táo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形状像桃子的:棉桃儿。

指核桃:桃仁。桃酥。

姓。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41534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1).神话传说中供 西王母 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 王母娘娘 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

(2).泛称桃树或桃实。 唐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3).称禁苑中的桃。 唐 杜甫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1).祖母。《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南史·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讎。”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君﹞尝以王母葬地不吉,遂极青鸟之书,卒得改葬如吉卜。”

(2).称上古时代的女首领。《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王弼 注:“母者,处内而成德者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这王母二字并不是祖母,也不是王与母,更不是所谓 西王母 ,应该就是女酋长。”

(3).神话传说中一个地位崇高的女神。 汉 张衡 《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西望 瑶池 降 王母 ,东来紫气满 函关 。”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咱两个奉 王母 仙旨,将这仙桃来献 桃源洞 二仙子。” 明 何景明 《游猎篇》诗:“ 犇戎 造父 两为佐,大人 王母 遥相待。”《新民歌三百首·踏上梯田上云霄》:“踏上梯田上云霄,去摘 王母 大蟠桃。”

(4).鸟名。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杜子美 《玄都坛歌》云﹞‘王母昼下云旗翻’,説者多不晓王母,或以为 瑶池 之 金母 也。中官 陈彦和 言…… 蜀 中贡一种鸟,状如燕,色紺翠,尾甚多而长,飞则尾开,颤裊如两旗,名曰王母。则 子美 所言,乃此禽也。”后世官妓之帔子状如王母鸟飞时尾开之形,故以指官妓。 元 杨显之 《酷寒亭》楔子:“我当了三年王母,如今纳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

(1) [mythology]∶指传说中的神仙和古代神化英雄的故事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

听着这个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香山红叶》

(2) [fable;myth]∶指不真实,荒缪的言论

关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一攻即破的

摘要:

水是什么意思的解释水 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汉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

摘要:

宝是什么意思的解释宝 (寳) bǎo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z刵g )。国宝。财宝。珍宝。传(chu俷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

(寳)

bǎo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z刵g )。国宝。财宝。珍宝。传(chu俷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刹(称呼庙字)。宝号(称呼别人的店铺)。

指金属货币:元宝。

* 的一种:开宝。押宝。

笔画数:8;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11214

(蓋)

gài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伞:雨盖。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压倒,超过:盖世无双。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

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

造(房子):盖楼。翻盖。

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掀揭

(蓋)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姓。

掀揭

(蓋)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掀揭

笔画数:11;

部首:皿;

笔顺编号:43112125221

汉字偏旁名。形状为“冖”。例如“冠”字。

[Chinese characters] 记录汉语的文字。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朝鲜、越南、日本曾使用汉字千余年

[character components] 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form;appearance;shape] 特定事物或物质的一种存在或表现形式

[for example;for instance; such as; the case in point is] 比如

连词很多,例如“和”、“而”、“或者”、“不但”、“因为”、“所以”等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7-04 20:28:31,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农副业是指什么 农副业是什么意思和拼音怎么读 - 聪少爱学堂

相关文章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