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古代副业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诗人”只是副业

发布时间:2021-07-04 19:58:56 已收录 阅读:7次

在古代,“诗人”只是副业,仕途才是主业古代能写诗的人肯定是读书人,像“伤仲永”一类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没上过学就能写诗的神童都是噱头而已,毕竟他写了什么也没有流传下来。

“诗歌”从《诗经》时始就有着“美刺”、“寄托”等寓意,者通过民间的采诗来调整自己的施政方略。

所以,“诗”是一种很实用的文体,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自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是诗人的,要成为诗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身份才行。

像《诗经》这一类的作品,现在简略地讲是民歌,但其实成诗的过程也不是由民间创作。

也就是说,采诗人才是《诗经》作品的第一创作者,但其内容是来自于民间的呼声。

就好比记者采访了一个人物,然后写了一篇专访一样,文章是记者写的,但内容是和受访者的。

所以,《诗经》十五国风虽然内容各不同,但是其形式都是以“四言”为主,结构都是“一唱三叹”,鲜有超过四节的内容。

这就能知道,即使是专门和“诗”打交道的人,首先一定是一个仕途之人。

更别说后来以诗歌抒发理想、志向等等情志的诗人了,他们第一身份永远不是诗人,写诗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做出的感慨。

在古代,不是谁都可以写诗的诗文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占据着正统地位,这从先秦开始到晚清从未改变。

至于王国维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从文学本身发展的角度探讨,而不是说各文体在文坛上的地位。

所以,了解了“诗歌”在古代的地位,就应该知道诗歌的创作要求,那就是“诗以言志”的传统。

这么来讲,用“词”来写家国情怀,是可以的;但如果用“诗”来写男女情爱,这就不行。

这首诗歌的内容有问题,写得是他与其妻弟,也就是现在的小姨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的妻弟叫做冯寿常,字静志,所以他写了一本《静志居琴趣》的词集来讲述这段爱情。

当时有人劝他删掉这首诗,以他的名声死后是可以进入“传”的,被当做一位大儒来配祀孔庙;但是,如果他不删这首《风怀》诗,那么只能归为“艺林传”,身份地位天差地别。

自称“诗人”为职业的,最典型的就是明末清初的文坛盟主吴伟业,他前半生仕明,深受崇祯皇帝厚恩;后半生仕清,深为顺治皇帝所倚重。

所以他感觉自己做了“两截人”,二臣的身份让他死后没有面目去见崇祯皇帝,所以留下遗嘱: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伟业之墓"。

可以看到,这是万般无奈下的选择,才以“诗人”作为一个职业。

但是,自现代以来,出现了以创作“诗歌”为谋生手段的作家,他们自称“诗人”,而现代诗歌的没落也正是从此开始。

没有了深入社会体验民间诉求的经历,就没有了表达民间诉求的功用;而没有了其他职业的支撑,也就没有了“感时忧愤”或“振奋人心”的情怀。

这一批诗歌开始讲述诗人自己的内心苦郁,将“诗以言志”的传统彻底抛弃。

表达的蕴藉从“情怀”变成了“情感”,这两者是有根本性差异的。

古代真正的诗人是用情感来表达情怀的,以此来讲述大众的心声,引起广泛读者的共鸣,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

但是,现代的诗人是用诗歌来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标榜孤独与抑郁,这都是个人的情感,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所以,在古代,“诗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个身份,他们真正的职业在“仕途”,他们的作品是为了自己修齐治平的理想而创作的。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7-04 19:58:56,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古代副业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诗人”只是副业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