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央企不能有副业吗.老六的书房:柏乔轩

发布时间:2021-07-04 18:29:09 已收录 阅读:8次

   吴睿鸫:央企有多少“副业”需要规范

  --------------------------------------------------------------------------------

    核心提示: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日前披露,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114亿元。究其原因,企业追逐高额利润套利投机是要害所在,另外,违规越权操作、风险控制不力、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也值得深刻反思。(12月3日《北京商报》)

  

    央企究竟是干什么的?在普通民众的思维和概念里,本应是老实本分做实体经济的。可现实却是,不少央企把“副业”当“正业”,玩起了连巴菲特都弄不明白的金融衍生品,以致深陷泥潭,损失惨重。对此,国资委的强硬对策是“将对此前与外资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和单方面中止合同的权利”。此举或将遏制央企金融衍生品的困局,但也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不太可能成为对付西方投行“迷魂阵”的“常规武器”。长期以来,央企无论是在“主业”还是“副业”上亏损,往往可以由政府埋单,赢利则常常演变成内部的利益盛宴。若国资委不对央企投机“副业”痛下决心进行规范,将可能纵容央企高管追求风险更大、更“时髦”的投机行为。

  

    事实上,金融衍生品只不过是央企众多“副业”的一项。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最近央企还有两项“副业”相当扎眼,一是投资房地产,一是涉足证券市场。央企这两项“副业”的业务量和影响力,一点也不亚于金融衍生品。尤其是央企“插足”房地产,更是达到近似疯狂的地步。统计显示,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36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以地产为主业的有16家,辅业包含房地产的则达80多家。他们已经成了最新的一股“拿地大军”。

  

    一些央企拿着国家“保增长”的钱,不把心思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上,却在“副业”上越玩越大。这实在是一种值得警醒的现象,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经济运行秩序。尤其是一些央企井喷式投资房地产,不仅人为拉高了城市房价,还形成了与民争地、与民抢夺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局面。

  

    可见,央企亟须规范的,不仅是金融衍生品一个领域。不妨对央企“副业”彻查一遍,该整合的整合,该分离的分离,不要等到出现重大问题甚至影响国计民生时,再给这些“不务正业”的收拾残局。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7-04 18:29:09,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央企不能有副业吗.老六的书房:柏乔轩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