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少

聪少爱学堂 专注分享全网引流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运营干货

深圳晚报:手机维修猫腻多

发布时间:2021-06-28 19:13:44 已收录 阅读:4次

  “我这手机只是摔了一下,修一修居然花了我1000多元,以后还不能保证坏了能再修!”市民陈小姐拿着自己刚刚维修好的苹果手机向记者抱怨。随着手机用户的激增,关于手机消费的投诉居高不下,记者连日调查发现,良莠不齐的手机维修市场蕴藏着“欺骗”、“销赃”等多种隐患,至于维修手机时漫天要价、偷梁换柱更是“家常便饭”,如今深圳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两千万,这个市场的庞大可想而知,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凸现出来的监管真空。日前记者暗访手机维修市场,为市民列数手机维修的种种陷阱。

  陷阱一:夸大病因

  一部手机,三维修商

  “诊出”三种“坏法”

  在远望数码城背后,有一条手机维修一条街,里面有接近10家手机维修的商铺,据说这里是深圳手机维修最集中的地方。记者在这里通过连日采访发现了手机维修的众多陷阱。一位王先生匆匆忙忙前来修手机,其实他的手机只是因为在上网时中了病毒所以无法开机,但到了修手机的师傅手里,“问题”就变得严重了,最后王先生掏了两百元维修费才“搞定”,而事实上维修师傅只不过用一个杀毒软件就将无法开机的手机激活了。

  事实上,夸大手机的病因,漫天要价是手机修理商常用的伎俩。在手机维修市场上可谓是“用手机的不如修手机的精”。由于用户与修理商在手机信息上的非对称性,用户对于手机的内部结构原理一无所知,而修理商对于手机受损的原因则了如指掌,这就给修理商“蒙”客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记者曾做个试验,同样一部出了问题的手机在不同的修理店里检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要价五花八门。当天记者拿着一款摔过出现黑屏的手机在3个维修点进行检测,得到三种不同的诊断。一家店的老板称手机主板烧坏了,开出500多元的维修价格。而在隔壁一家手机店,记者却听到了完全相反的回答,“主板完好无损,但手机的液晶屏寿命到了,需要更换,报价280元”。而最后一家店检修的结论更出乎记者意料,“主板和彩屏都还能用,仅是主板上一个焊点松动了,只需要80元维修费”。记者最终也没能弄明白这部手机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部分手机维修商一定夸大了修理难度,以便抬高维修费。

  陷阱二: 偷梁换柱

  “头疼医脚”意在偷换原机原装配件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维修手机的另外一个猫腻就是偷梁换柱,很多拿着原厂手机前来维修的市民根本不知道,虽然手机的毛病好了,但是里面原厂的原配件却被换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修理商都兼修理、二手手机回购及手机配件销售于一身。因此,这为在配件更换时修理商的偷梁换柱提供了两个可能性。一方面,在手机修理要换手机配件时,修理商往往把从二手手机上拆下来的手机零部件进行再一次利用,换到用户手机上去。通过此种手段,把废旧零件当成新配件又卖了一回,而且还卖得“好价钱”。另一方面,在手机修理过程中,修理商误导用户更换具有正常性能的配件。甚至有的黑心修理商在修理用户手机其他问题时偷偷将手机里原装的好配件换成次品。于是手机维修商可以将换下的好的零配件进行二次售卖,而许多用户则陷入了“手机越修理就坏得越频繁”的悖论之中。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更换手机零件能使维修商赚取更多的利润。大多手机维修店所开出的零件的价格要比出厂价高出至少20%,更换手机零件,能使店主大赚一笔。因此,手机维修商在维修时总是首先建议用户更换零件。

  部分手机生产厂家在手机维修这块也埋下了“陷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手机故障比如接触不良等,完全可以通过简单修复来解决,而许多手机却因此不得不更换整个配件模块,这就是生产厂商“逐利”的结果。如有的手机生产企业不仅将维修标准设置得异常苛刻,而且垄断零配件供应,甚至还在手机内预置所谓智能识别编码,一旦损坏,便拒绝调换成熟的通用化技术和零件,导致消费者增加维修成本。而维修商方面,也热衷于为这类手机更换零件,一则图方便,二来利润更高,且不必承担维修责任。

  此外,根据手机三包规定,手机维修是有时间限制的,因生产者和维修者的原因而造成维修时间超过60天的,销售者应免费为消费者更换同类型手机。但是,由于规定中没有指出更换的同类型手机是否必须是全新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得到的“更换”手机其实是被人使用过的二手机或者是改装过的新机。再加上规定中没有明确事后维修方是否要归还消费者的原来送来维修的手机,因此在大多数消费者未索回原手机的情况下,维修商事实上就可以完成“以旧换新”的过程——将消费者原装的手机“扣留”下来,再将二手机或改装机“补偿”给消费者使用。

  陷阱三:空手套白狼

  “没病医出病来”就是让你多掏钱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除了前面的各种陷阱,还有不良维修人员存在人为“制造”故障然后进行维修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曾经有一位消费者不小心摔了手机造成手机不能开机,维修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故意拆掉控制液晶显示屏的某个关键配件,然后告诉消费者“此零件坏了”,并称到厂家更换要两三百元,而他们这里只报价一百多元。在取得消费者信任之后,再将从原手机取下的零件装进去,让消费者的钱不明不白地进入维修人员的腰包。

  一家手机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手机维修行业的内幕。一般情况下,本地的维修商与手机生产商合作后才冠以“客户服务”的名称,即使在保修期内为客户免费维修,也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厂家会免费给他们提供零配件,还会支付手工费,对不在保修期内的手机维修,维修中心不仅在零配件上赚钱,手工费也是一笔较大的收入。

  据介绍,凡在“三包”期内的手机,除非经营者能举证证明用户使用不当、过失或者故意造成手机接触点发生故障,否则就应该免费维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用户可凭“三包”凭证,要求销售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手机。

  陷阱四:改头换面

  什么牌子手机都能人造“变脸”

  “这个手机你能帮我改造一下吗?”,维修人员看着记者拿来的一部旧手机,“换个外壳80元,还要这个型号吗?其实你可以变成别的机型”,结果,在维修人员的建议下,换了外壳的手机已经不是记者之前使用的诺基亚,摇身一变成了另外一个品牌,整个“大变脸”。一部手机在维修人员的手中居然能够瞬间进行移植整容手术,让这部手机瞬间变成另一部手机,就算手机主人自己也看不出来这就是自己原来的手机。

  “偷来的手机你们也给换脸吗?”“我们怎么知道是不是偷来的,只要有人给钱,我们就可以随时换”,问答之间,手机销赃的雏形初现。记者采访时候看到了多名顾客拿来手机要求移花接木,虽然不知道这些改头换面的手机的最终去向会是哪里,但是不愿以真面目示人的手机肯定有它不能说的秘密。

  陷阱五:价格不一

  “用药好坏”一律没有明码标价

  目前,国家对于手机维修收费还没设定专业标准,只是参考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即家电维修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据经营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

  在远望数码城里,记者随意就几种品牌手机随机地对部分手机维修店进行了询问。在其中一家店里,更换索爱w850全套外壳需要150元,据店主介绍,此款手机外壳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原装的外壳可以换,只有高仿真的,“你放心,质量是很好的!跟原装几乎没差别!”这位店主说道。但是在另外一家维修店里,记者却被告知w850有原装全套外壳,要价仅为130元。

  在其他维修店,记者又对诺基亚6120的零件维修价格进行了询问,得到答案是显示屏90元,全套外壳有80元和90元两种价格,据称都是原装的。而三星G608全套外壳(含显示屏的外部保护玻璃,但不含按键)原装要价将近200元,若是组装的只需60元至70元就可以了,价格相差了100元左右!若是需要更换按键的话,还要加10多元。在询问的过程中,一些店主会劝记者最好是换原装的,“组装的质量不好,机身的接缝很松,很快就会坏的。”一位店主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维修费用差价巨大的现状,受访市民曾先生表示,为了维护手机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设立权威的手机质量鉴定部门。建议严格制定检测维修标准和等级,以规范手机维修市场,加强对专业检测维修人员的考核和评定。同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维修服务行业的政策引导和行业规范,特别是加强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为大家提供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

  (深圳晚报)

聪少爱学堂,专注分享全网精准引流方法及自媒体赚钱运营干货。

聪少私人微信:80110557,暗号:8

送见面礼:价值980元自媒体运营与抖音热门教程礼包一份。

或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马上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06-28 19:13:44,由 聪少 发表!

转载请注明:深圳晚报:手机维修猫腻多 - 聪少爱学堂

评论区

表情

共4条评论

站内搜索

聪少简介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